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月聊IT ,作者何明璐
人月聊IT .
数字化,企业架构,云原生平台,思维和个人成长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
今天我准备给大家推荐和导读《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一直在我思维方面的书籍里面的强烈推荐的书单里面,实际上我个人读这这本书应该是我刚工作不久,在2004年左右我就第一次读这个书,到现在基本上已经20年的时间。
为什么20年的时间,我现在重新再读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仍然感觉一点也没有过时,包括它对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来临以后,对我们个体思考实践方面的一些看法,依然没有过时。
这本书首先来讲一下它的受众。这本书其实不只是给科研工作者看的,它应该是给每一个进入职场以后,想打造一个完整的个人成长系统的人。你都值得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主要讲思维、实践以及个人成长和综合软技能的打造。除了职场里面的人适合看这本书以外,我另外还强烈推荐所有的教育从业者认真地看一下这本书,看看怎么样把这本书里面很多的思考思维方法应用到我们的中小学的教育里面,包括应用到大学里面的教育里面。因为这本书里其实举了很多与科研和教育相关的例子,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受众。
那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不想对于每一个细分章节展开讲得太详细,但是我对整本书的总体框架仍然做一个简单的导读。在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刚好又借助AI工具,让AI工具帮我生成一个这本书的整体架构的一个模型图。
大家从这个模型图里面就可以看到,整本书它围绕个人成长系统打造,它实际就讲了三个核心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涉及到思考思维的,第二个是涉及到解决问题实践的,第三个是涉及到成长和个人表达力方面的,而这三个方面刚好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对于思维方面,它其实讲了很多,你应该怎么样跳出盒子,怎么样去大胆地假设,天马行空地假设,类似于情景场景法,类似于KISS原则,类似于我们说的一些长效思考,智慧体力都是它这本书里面讲到的一些关键点。
当然,思考的时候你可以天马行空,但是你最后实践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以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以一种以数据实验说话和事实说话的态度去实践。所以这本书里面讲实践,它实际上是为了解决问题展开来谈的,这一点也是相当好的。因为你实际个人思考力往往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的,这是一定要强调的。
当然,怎么样去做实践这本书也给出了很多关于如何实践的参考建议,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一条还是叫用数据说话,多做试验,多做实验的方式去验证你开始提出的假设,所以说我们把它叫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一个核心的内容。
好了,讲完了思维和实践以后,接着就会去讲你怎么样去做呈现,去做表达。对于这一块,书里面也举了相当多的场景例子,我在这个地方就不再展开了。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也是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讲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最后再说两个关键点,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第一个点就是我刚才为什么推荐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好好读这本书。因为我又回顾了一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教育乃至大学的教育,当前的教育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它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演绎法或者叫三段论推理,而没有教学生归纳法,特别是科学归纳法。大家可以去好好思考一下这个点。比较庆幸的是,现在从小学高年级的课程开始,我们引入了实验课,也引入了基础的归纳法思想,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的是在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所有课程的教授中都引入归纳法的思路,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就是这本书谈到的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词叫智慧体力。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专注的方向目标,你要去实现长周期的思考和实践。我联系到我最近大半年在AI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刚好就符合智慧体力的要求。因为很多事情需要你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整个过程中逐渐达到从量变到质变。
我在使用AI工具应用AI编程一段时间以后,我有我自己学习时间的积累,我有相关的一些思考,我又同时在和他人的沟通交流,在浏览相关的网上的信息过程中,又涉及到新的信息输入和摄入,同时我可能又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量变最终会带来质变。当所有的东西融合到一起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往往你就会突发奇想,往往就会带来一些新的创新的点,很多灵感就涌现出来。这是需要长周期的持续思考和实践,持续的努力。
那么大家回想一下,从年后火热,大部分人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两周的时间图新鲜,用了以下DeepSeek或其它AI工具,后面完全就丢到一边去了,没有更好地去考虑自己的工作生活,怎么样可以通过AI辅助,更大地去提升相应的一些效率。核心原因是没有建立长效思考和智慧体力。所以说结合到这一点以后,我自己感触相当深。
好了,最后再强烈推荐一下金出武雄老师写的这本书《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个人仍然是叫强烈推荐,你期望去搭建一个你个人成长系统的人,你可以好好的参考一下这本书。详细会给你更多的启发。
最后再附上对书籍整体框架模型图的详细解读:
从我构建的知识体系模型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这一核心理念处于整个体系的中心位置,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真正适合现代知识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这个理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结合了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和专业实践的严谨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和行动闭环。
我提出的这个核心理念包括了两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维度。首先是”像外行一样思考”,这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保持海阔天空的构想能力,不被既有的专业框架所束缚。其次是”像专家一样实践”,这强调我们必须具备深度的专业能力和持续的执行力来实现构想。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既保证了思维的创新性,又确保了实践的有效性。
在模型图的左上方,我们可以看到”外行思考”这一过程组件,它包含了海阔天空构想、问题限定和KISS原则三个关键要素。我个人认为,这种外行思考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专业领域的思维定式,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问题。
海阔天空的构想能力是外行思考的起点。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容易被专业知识的边界所限制,而外行思考要求我们暂时放下这些限制,允许自己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构想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而是基于对问题本质的深度理解之上的创新性思考。
问题限定则是外行思考的关键环节。我提出的问题限定方法强调,在进行海阔天空构想之后,我们必须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定义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抽象和泛化能力,能够从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出问题的本质特征。
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体现了外行思考的实用主义特征。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简单的解决方案,而简单的解决方案通常更容易被理解、实施和维护。这种简化不是简陋,而是一种高级的抽象能力,是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把握。
模型图右上方的”专家实践”组件展现了从构想到现实转化的完整过程,包括智慧体力、三阶段法和动态调整三个核心要素。我认为专家实践的本质是一种持续深潜的能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深度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执行力。
智慧体力是专家实践的基础支撑。作者提出的”74小时思考”概念特别值得关注,它强调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在当前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很多人习惯于快速反应和表面分析,而真正的专家实践需要我们能够进行长时间的深度思考,这种思考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积,而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投入。
三阶段法体现了专家实践的系统性特征。从”做不到”重新出发,通过交流中完善构想,最终实现专家式实践,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和改进模式。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不能简单跳过或合并。
动态调整则反映了专家实践的适应性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这种调整不是随意的改变,而是基于对目标和现状深度理解之上的理性选择。
位于模型图下方的”表达说服”组件,包含了Best First法则和交流锤炼两个要素。我提出的表达说服能力是整个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外在体现,更是价值创造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Best First法则强调在表达时要优先传达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核心价值成为了一项关键技能。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度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还要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交流锤炼体现了表达说服的迭代改进特征。真正有效的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交流实践中逐步完善的。通过与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我们能够不断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说服的效果。
从模型图中可以看到,思维模式、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智慧体力四个属性组件为整个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些能力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个人能力提升的基础框架。
思维模式的突破是整个体系的认知基础。我个人认为,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会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而要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我们必须能够跳出这些思维定式,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和持续的自我反思。
执行能力的持续深潜特征体现了专家实践的核心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种转化能力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执行力,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持续深入地解决问题。
沟通能力的说服协作力则是现代工作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无论多么优秀的想法和方案,如果不能有效地传达给他人并获得支持,就很难产生实际的价值。这种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影响力的建立和价值的共创过程。
通过对模型图中各种关系连接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关系、支撑关系、依赖关系和包含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关系网络,体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
因果关系链条展现了从思考到实践再到价值传播的完整过程。外行思考启发构想,专家实践实现目标,表达说服传播价值,最终体现为个人能力的提升。这个链条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每个环节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反馈和影响。
相互作用关系特别体现在外行思考与专家实践之间的循环互动上。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两者在不断的循环中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这种相互作用是整个体系保持活力和持续改进的关键机制。
支撑关系和依赖关系则体现了各个能力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特征。思维模式支撑外行思考,执行能力支撑专家实践,沟通能力支撑表达说服,智慧体力为专家实践提供基础依赖。这些关系确保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基于这个知识体系模型,我提出的个人能力提升路径包括四个关键阶段:认知重构、能力建设、实践验证和价值创造。
认知重构阶段要求我们首先转变思维模式,学会像外行一样思考。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主动跳出专业领域的舒适区,用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问题和挑战。同时要注意到,这种认知重构不是对专业知识的否定,而是对思维方式的升级和优化。
能力建设阶段强调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执行能力的建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的建设则需要我们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学会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实践验证阶段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环节。我们必须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这个过程中,智慧体力的投入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能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持续的努力。
价值创造阶段体现了整个体系的最终目标。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积累,我们应该能够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并通过有效的表达说服将这些价值传播给更多的人。这种价值创造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最后再强调下,这个知识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个人成长和问题解决框架。通过像外行一样思考,我们能够保持创新的活力;通过像专家一样实践,我们能够确保成果的质量;通过有效的表达说服,我们能够放大价值的影响。
这个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了二元特质的平衡。外行与专家、思考与实践、个人与团队,这些看似矛盾的要素在这个体系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整合和超越。
同时要注意到,这个体系具有明显的能力飞轮效应。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体系的效能会不断提升。这种飞轮效应是个人持续成长和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
以上即是我对《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这本书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深度分析和思考,供参考。这个框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个人能力提升路径,值得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完善。
尊敬的博文视点用户您好: 欢迎您访问本站,您在本站点访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以在本页留言,我们会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同时,您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也会赠送您相应的积分...
时隔一周,让大家时刻挂念的《Unity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终于开放预售啦!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欲望,并且与实际开发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预售期间优惠多多,实在不容错过! Unity 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 ...
如题 ...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