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AI量化漫步研究院 ,作者AI量化漫步研究院
AI量化漫步研究院 .
师从罗勇罗老师,深度研究AI+量化交易,参与著有《GPT时代量化交易》《AI量化交易:高效构建交易策略的新路径》
新书发布:《AI量化交易:高效构建交易策略的新路径》,上市三周已售2000+册。直接点击下面链接进行下单:
开启”AI+量化”融合时代的钥匙——重构策略研发流程,拥有机构级策略开发能力!
我为什么要写《AI量化交易:高效构建交易策略的新路径》
99%的量化人死在这一步:把情绪当噪音,把噪音当信号
——一个普通交易者写给所有“想靠数据赚钱”的人的心里话,
因为我也曾踩过这些坑:写这本书,是给“过去的我”的逃生指南
2018年,我第一次用Python跑出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均线策略,回测年化80%,实盘三个月亏掉30%。那时我才明白:
•
回测是美颜相机,实盘是素颜照妖镜。
•
手工挖因子?太慢了! 我花两周调出一个“神奇指标”,市场两天就把它套利到失效。
•
传统量化像手动挡老爷车,而AI时代已经开上了特斯拉——我还在用螺丝刀修车。
这本书,就是把我在坑里踩出的血路,标成地图送给你:别像我一样,在黑暗中摸索十年。
硬核在哪?我亲手验证了这些“反常识”的真相
•
“大模型不是玩具,是印钞机”
罗老师的团队用GPT跑了3000万个因子组合,效率比人工提升1万倍——原来“灵感枯竭”只是算力不足的借口。
•
“LV2订单簿不是噪音,是主力留下的指纹”
通过撤单率+盘口不平衡因子,我抓到某龙头股主力“假拉升真出货”的瞬间(3.6节案例)。
•
“连板股不是玄学,是统计套利”
统计了近500只5连板个股,发现“小市值+新题材+低换手”的模仿因子胜率超65%(3.13节)。
这些不是纸上谈兵,是我实盘亏过钱、赚过钱、复现过的代码。
超前在哪?这本书写的是“2027年的量化日常”
•
现在:你熬夜写策略。
•
未来:你对AI说“帮我找今天资金偷偷布局的冷门题材”,它5分钟给你一份带代码的报告(2.4.2节)。
•
现在:你手动调参MACD。
•
未来:强化学习Agent自动根据市场波动率,把动量因子权重从30%调到67%(3.4节)。
书里每一章的“AI提示词模板”,都是提前给你的未来工具箱。
创新在哪?我拆了所有“黑箱”,连螺丝钉都给你看
•
首创“九段AI量化能力图谱”:从“会用ChatGPT”到“微调专属交易模型”,每一步都配了可复制的代码(2.1.3节)。
•
首创“情绪-资金-题材三维共振”模型:把微博热搜、龙虎榜、研报关键词变成可交易的信号(3.8节+3.14节)。
•
首创“提示词工程学”:连“怎么让AI理解‘帮我找个能涨5%还不回撤的策略’”都写了模板(2.2节)。
这不是书,是一本“AI量化作弊笔记”。
写给谁?写给所有“不甘心靠感觉交易”的人
•
如果你是新手:第1章用段子讲透“量化不是玄学”,第2章手把手教你用AI写第一个策略。
•
如果你是老手:第3章的“高频动量衰减因子”和“竞价量价因子”,足够你升级现有系统。
•
如果你是机构:附录的“数据合规脱敏指南”和“多Agent协作协议”,能省你半年研发时间。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
写这本书时,我总在想:如果2018年的我,有人递给我这样一本书,我会少走多少弯路?
现在,我把这本书递给你。
别做那个“用2025年的技术,跑2015年策略”的人。
AI时代的列车已经发车,这本书是你的车票。
最后的话
不做纸上谈兵,只教真枪实弹。
期待在知识星球与你并肩作战!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有分析和策略均基于当前已公开的市场数据和历史经验总结,仅为个人研究和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引。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过往业绩和分析结论不预示未来表现。
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对市场的理解,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任何依据本报告内容进行的投资行为,其产生的盈亏均与本报告作者无关。
尊敬的博文视点用户您好: 欢迎您访问本站,您在本站点访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以在本页留言,我们会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同时,您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也会赠送您相应的积分...
时隔一周,让大家时刻挂念的《Unity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终于开放预售啦!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欲望,并且与实际开发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预售期间优惠多多,实在不容错过! Unity 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 ...
如题 ...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