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工作中,上级让你写个分析报告,你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结果上级说“太乱了,不知道你想说啥”!
网络上,看到网红的某个观点(比如3天学会Python),就立马相信马上报课。
职场中,同事提出的某个方案,你明明觉得不对劲,却无法质疑和反驳。
这些常见痛点,本质上暴露了思维系统的两大短板:
批判性思维,让你不轻易被忽悠,能辨别真伪,发现真问题。
结构化思维,让你思考表达清晰,把碎片化和复杂化的信息变为框架化和简单化,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理性分析”的能力,它与“杠精”不同,是理性思考信息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别人无论说什么都轻易相信,或者明明发现对方逻辑有问题却不知如何质疑,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批判性思维。
举个例子,下属汇报说:“我们的产品销量下滑,一定是竞争对手降价导致的”。
如果有批判性思维,则应该问:
有数据支撑吗?有没有可能是季节性波动引起的?
竞品的价格原来是多少?现在降到多少?
有没有其他影响因素?比如供应链问题、营销投放减少?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能力就是质疑、分析、推理、辨别谬误;核心目的就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识别逻辑漏洞,避免偏见,最终做出理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个质疑工具包,核心包含四招:
质疑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比如这个数据从哪来的?样本是否够大?
思考论证的逻辑是否严密。比如这个结论真的能从证据推导出来吗?
识别潜在偏见。比如这个观点背后是否有商业利益?
寻找反面证据。比如有没有反例能推翻这个说法?
比如,你看到一篇爆款文章《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更容易成功!》。
批判性思维会问:
(1)数据可信吗?这是研究了多少人得出的结论?研究机构靠谱吗?
(2)逻辑成立吗?是成功的人都睡得少,还是睡得少的人更容易成功?可能因果颠倒。
(3)反面例子呢?马斯克、乔布斯睡很少,但比尔盖茨、巴菲特每天睡7-8小时,成功与否跟睡眠关系未必直接相关。
这样思考下来,可能就不会盲目相信“少睡=成功”这个结论。
结构化思维就是用标准的结构化方法和流程分析透彻问题的结构,先拆解后组合,有结构、有逻辑、有层次、有流程、有步骤,有条不紊,一步一步水到渠成将问题解决掉。
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以一种有序和可控的方式分析复杂问题的结构,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避免思维陷入无尽的停滞和混乱之中,减少无效和重复的尝试,降低不确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成功率。
很多人一遇到复杂问题就懵了,不知如何下手,脑子里一团乱,本质原因就是缺乏结构化思维。
举个例子:老板让你分析“酒店入住率为什么下滑了”。
结构化思维者会这样做:
酒店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均有可能导致入住率下滑,因此首先将下滑的原因拆解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大要素。
其次,对于外部原因,进一步将拆解为客户原因、竞争对手原因、宏观环境原因以及其他原因。对于内部原因,进一步拆解为价格原因、硬件设施原因、服务原因、营销原因以及其他原因。
接着,再进行下一步拆解,一直到找到原因为止。具体如下图所示。
结构化思维的关键能力就是拆解、分类、框架化、可视化表达;核心目的就是把模糊复杂、大而空泛的问题分解成有逻辑的、清晰的、具体的、可管理的、可执行的小问题,把混沌信息变成规则的晶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混乱为秩序,化模糊为清晰,化空泛为具体。
一句话总结批判性思维和结构化思维的区别:批判性思维帮你不被忽悠,避免“无脑相信”或“感情用事”,发现真问题;结构化思维让你避免脑乱嘴乱,从“碎片化、混乱化、复杂化”变成“框架化、秩序化、简单化”,找到解决方案。
就像我们技术总监所说的:”用批判性思维能发现架构设计有屎山代码,但想重构还得靠结构化思维画分治图”,前者擅长发现问题,后者擅长解决问题。
如果只批判不结构,可能永远找不到答案;如果只结构不批判,可能会在错误的框架里瞎忙。
现实中,尤其在商业分析场景中,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强大的思维模式。
批判性思维,能够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结构化思维,能够把复杂信息整理成清晰的方案。
真正的高手,不是只会其中一种,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质疑、什么时候该建模。
尊敬的博文视点用户您好: 欢迎您访问本站,您在本站点访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以在本页留言,我们会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同时,您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也会赠送您相应的积分...
时隔一周,让大家时刻挂念的《Unity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终于开放预售啦!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欲望,并且与实际开发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预售期间优惠多多,实在不容错过! Unity 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 ...
如题 ...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