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如今已经被全民讨论到烂的问题,对于多年前还在上学的我来说,却是值得花一个下午讨论的问题。作为科幻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元素,像《流浪地球》中的 Moss 那般的 AI ,总是最能激发青年们对未来的想象力。
但我也终究失望地认识到,小说中的神奇 AI ,影响不到现实的人生。
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对着毕设《人工智能自动判案系统研究》焦头烂额。毕设要做的事情听起来很简单,就是根据所给的案情描述,预测嫌疑人要被判什么罪名。实际上,尽管毕设标题里有「人工智能」四个字,可我要做的事情,比起「智能」,更类似于「人工」———我需要手动把很多案件处理成结构化的数据,还要设计很多复杂的规则,才能让计算机从案情描述中,一点一点提取出能够用于推测罪名的要素,这在当时并不容易。
计算机和人类的思维逻辑有本质上的不同。人类很容易理解撞死人撞伤人的大概率是交通肇事,酒蒙子和飙车族大概率是危险驾驶。这是因为,人类不仅仅会归纳事实,还会对事实进行思考。
根据对事实的思考,理解并归纳出一套通用的逻辑,是人类的本能。
但计算机不行。计算机只会归纳,只会把案情描述中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处理成一串串数字,用统计的方法去搞一堆复杂的计算,并尝试用这些计算对人类的思维进行模仿。即使有所谓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工具,似乎也很难让这种模仿显得不那么拙劣。
所以后来,为了解决交通肇事和危险驾驶的罪名区分,我连续好几天泡在裁判文书网上,逐字逐句从判决书里挖关键字眼,然后再喂给我电脑里那个不太聪明的模型,总算是在答辩前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2023 年的春节假期,我在家看电视,听到播音员播报了一条消息:
「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引发关注,人工智能又迎新突破。」
其实当时我已经玩了两个月 ChatGPT,但完全没有意识到时代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曾经的失望让我对「人工智能」这四个字有点反感,只当它是个聪明点的Siri或小爱同学。
再后来,我所在的法律 AI 这个细分行业,也经历了一波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多概念从曾经的空中楼阁,变成了能初步审一审合同、写一写文书,以及能够真正落地,帮助到法律工作者做到更多提效工作的实在产品。于是,被回旋镖打过的我,又对 AI 开始燃起了一些希望。
那就是在2025 春节爆火的DeepSeek。
和两年前不一样的是,这次我躲过了自己认识的回旋镖,我意识到DeepSeek 和之前的各种大模型不太一样。但不仅仅是因为,它把ChatGPT 藏着掖着的深度思考能力直接明牌展现出来;更是因为,这次的 AI ,似乎不再是一个只有「专业人士」才配讨论的话题了。
比如,法律工作者,会发现很多人并不是没有遭受不公和痛苦,而是连让他人理解自己不公和痛苦的话语,都无法很好地组织起来———对于他们来说,纵使脑中能记住事情的原委,也只能用零星的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 DeepSeek 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以一种极其廉价的方式,让绝大部分人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足够聪明的「老师」。
大部分 AI 都有的联网检索能力,让这个老师能够极快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而轻易可得的深度思考功能,则能让这个老师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深度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尽管法律人天生对风险敏感,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在当下的这个时间点,能用 AI 去做的事情,一定比 AI 的威胁来得更多。
用 AI 审合同节省下来的两个小时,可以复盘一下自己的工作,想想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用 AI 处理文件省下来的一个下午,可以思考一下职业发展方向,找朋友约杯下午茶聊聊;
用 AI 整理完材料省下来的一天,可以给家人做一顿饭,好好陪一陪那些我们最重要的人。
03
从工具到伙伴:一本指南的诞生
而这些,都是我们在《法律人的第一本 DeepSeek 操作指南》这本书中,想要帮助你实现的。
尊敬的博文视点用户您好: 欢迎您访问本站,您在本站点访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以在本页留言,我们会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同时,您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也会赠送您相应的积分...
时隔一周,让大家时刻挂念的《Unity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终于开放预售啦!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欲望,并且与实际开发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预售期间优惠多多,实在不容错过! Unity 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 ...
如题 ...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