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世界的运转逻辑?
著名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曾在《七堂极简物理课》一书中提到,“科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更深入的理解世界,也会向我们展示未知世界有多么广阔。”
当人们无法理解“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常常习惯回到过去,以历史为锚点。比如,面对AI冲击,有人担心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有人全面拥抱AI为己所用,有人却在彷徨,被诸多问题搅扰,有些来自技术层面的疑惑,有些来自伦理的思考。
01
《计算》一书是对“计算”的解释、澄清和发展。本书从哲学层面探讨了计算的边界,将其视为人类需要继续探索的未解之谜。横跨了人类近3000年的文明史,综合了数学、哲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计算主义的世界观。
机器能思考吗?
宇宙是一台计算机吗?
计算的边界在哪里?
数学的边界呢?
无穷的本质是什么?
……
以下是“第19届文津图书奖”的推荐理由:
该书用讲人话的方式通俗易懂的从数学的起源一直讲到今天的ChatGPT。
《计算》是首度以“计算”为线索的硬核科普读物,观点新锐深邃,博古通今又主线鲜明,真实又富含洞察,在写作《计算》的过程中,作者买遍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计算机书,其中不乏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的作品,力争带大家明白到底什么是数学,计算机将发展去何方。
全书从哲学层面探讨了计算的边界,将其视为人类需要继续探索的未解之谜。书中横跨了人类3000年的文明史,综合了数学、哲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帮助你对过往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寻得过往未知问题的答案,即对计算边界的终极探索,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计算主义世界观。
本书不仅是写给理工科生或程序员看的,也是写给所有人看的。值得你随时随地打开,反复阅读。如果你在初中看到这本书,你可以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少走20年的弯路。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这一领域。
读完此书,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计算,甚至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02
面对大模型的模仿与伪装,人类是否还能分辨真实与虚构?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人工智能技术的炒作现象背后的市场和社会动因是什么?
……
像 ChatGPT 这类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让我们相信它们是智能的,模糊了真实与模拟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它们缺乏真正的理解、意识和常识。《伪装:人类世界中的人工智能》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深入探讨真实与虚假的界限。
以下是杨强院士的推荐:
我也曾多次在国际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作为组织者和沃尔什教授一起共事。他工作严谨、努力,在学术活动的组织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幽默、诙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符号型人工智能(Symbolic AI)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也关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
这本书通过许多小故事和深入的探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历史画卷,书里的人物和故事栩栩如生。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思想和人物都非常庞杂,算法和路线也日新月异,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脉络。面对这个复杂的学科,沃尔什教授巧妙地选择了“伪装”这个思路,用以诠释人工智能中“人工”的含义,这也是图灵测试的目标。同时,“伪装”也是人工智能用于作恶的工具,还是人工智能产生社会责任的主要技术路线。再者,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李鬼”式的鱼龙混杂,让我们在媒体上接触到的内容良莠不齐。所以,这个词语既有褒义,又有贬义,这正是这位作者的一个巧妙的选择。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很多希望,也带来了很多隐忧。这一隐忧和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不同,更多的是把人类和机器置于既统一又对立的位置,给广大读者带来的疑惑也是空前的。沃尔什教授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议题。他没有给出说教式的解释,而是通过事实和数据来阐明真相,让读者具备更完善的方法论去解答,引导读者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
03
当科学与日常建立联系,我们生活的陆地将不在局限于“大象的脊背”上。《基建大百科:一看就懂的身边工程图解》将工程科学与日常观察相联系,像一把魔幻的手术刀,又像一枚神奇的放大镜,揭示着随处可见的人造世界的精彩细节。
比尔盖茨最新公布的书单里力荐了这本书,甚至专门录了个视频,详细介绍了原版英文书 Engineering in Plain Sight,原书亚马逊评分高达4.9,油管上的视频播放量超2亿,作者像侦探一样,借助自己搭建的实验模型来解释日常世界的工程原理。
以下是比尔盖茨对本书的解读:
早在成为软件工程师之前,我就有土木工程师的思维。
小时候,我会环顾自己位于西雅图的邻里,想知道那些电线、电话线、下水道和水管是如何运作的。
我当时能读到它多好!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大量插图,使一切变得容易理解。
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电线杆上安装降压装置,供水系统安装倒流防止器,还有天然气输送和供水系统重要的细节,以及其它你能见到的所有工程。
我也很欣赏这本书鼓励好奇心的方式。
它并不是要让你成为每个基础设施的专家,而是激发你那种“啊哈”时刻——当你终于明白某个东西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存在时。
最酷的地方之一,是它将日常观察与更大的工程原理联系起来。
这是一本能让你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甚至更欣赏那些让我们的现代生活得以顺利运转的工程奇迹的书。
04
物理学家玻尔曾经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解析物理的十层之旅》一书通过历史的视角,带大家理解为什么当时的物理学家会提出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如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什么有些概念在后来被淘汰了?从基础到核心,再到前沿内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物理世界观。
以下是来自本书编辑的推荐理由:
01
文本富有创意
作者以“升级”的模式重新梳理了物理认知史,给读者一种打怪过关的爽感。
书中光与物质的基本概念出发,以中学物理为起点,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直观呈现了“科学概念”构建过程。如,书中提到的以下主题
对光的十层理解
对质量的十层理解
对原子的十层理解
02
一趟有趣的实证科学之旅
光,物质,相互作用等,都是物理科普中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怎么讲会更有趣?如何通过实证来检验诸多学术结论的真假?本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列举出目前学术上诸多说法,并通过严谨的逻辑去验证。
如,光为什么会变慢?如何证明?
书中作者引用洛伦兹的一个震荡模型来解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读着耳目一新。
03
当你在经典科普著作中四处碰壁
物理学家玻尔曾经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
当你试图从课本中枯燥的定理中短暂逃离,想弄明白时间、宇宙、生命、粒子、黑洞等浩瀚命题。生活离物理很远,但又好像很近。科学家的答案高深如《时间简史》,凝练如《七堂极简物理课》,诗意如《时间的秩序》……
当你在经典阅读中四处碰壁,不如以本书为起点,开始你的宇宙冒险之旅。
最后,希望本期书单能帮助你从科学的维度,获得理解世界的全新视角。
尊敬的博文视点用户您好: 欢迎您访问本站,您在本站点访问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以在本页留言,我们会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给您带来更好的访问体验! 同时,您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也会赠送您相应的积分...
时隔一周,让大家时刻挂念的《Unity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终于开放预售啦!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学习欲望,并且与实际开发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预售期间优惠多多,实在不容错过! Unity 3D实战核心技术详解 ...
如题 ...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