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营销的运营角度出发,提出构建企业数字化运营的体系框架,从用户、产品和商品、渠道、推广、订单和支撑体系等关键要素,全面阐述这些要素的变化特点,以及如何打造生态体系进行融合创新。
本书面向管理人员、运营人员、白领、商务人员、创业者,以及所有对数字化转型、营销与运营感兴趣、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读者,开启从策略到实操的全局性运营视角,帮助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及创新体系化的运营思维,打造适应时代而变的核心竞争力。
决战数字化运营,HPE作者团队数年调研的结晶,资料少有,有理论有实例,用户、产商品、渠道、推广、订单和支撑体系等全覆盖
顾颐
有多年深厚的IT、电信、管理咨询从业背景,领导多项数字化相关的咨询项目,成功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数字化战略规划、数字化运营及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建议,在战略规划、企业架构、IT系统规划、运营和营销策略、渠道策略、能力开放及风险管控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张海红
有多年电信、高科技制造、钢铁行业信息化经验,曾参与多个大型企业IT规划和业务咨询、供应链/ERP系统实施、主数据系统实施、能力开放平台规划实施等项目,有丰富的行业研究、企业咨询及实施经验,涉及企业数字化、ERP、供应链、营销、能力开放及O2O等方面。
杨瑾
有12年电信行业的大型IT支撑系统咨询及建设经验,精通企业IT系统规划、架构设计,专注于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以及营销管理在电信行业、金融行业的应用研究和解决方案。
陈睿
有十多年电信行业从业经验,对电信运营和数字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经验,涉及企业营销管理、能力开放、IT架构规划、企业风险管控、数字化运营等方面。
数字化这个并不全新的说法,早在多年前就为大众熟知,然而数字化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我们的时代,烙印于无限的变革和可能之中。一切事物皆可以转化成0和1,更为夸张的是,在Netflix科幻巨著《碳变/副本》里,甚至讲述了人类意识可以数字化,与肉体分离,并存储在类似U盘的栈堆里,死亡不再是永恒的故事。
三四年前,我们团队开始从事数字化相关的咨询规划和系统实施项目,发现用户、产商品、渠道、订单等在数字化时代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越来越深地推动了企业架构、运营体系和支撑体系的重构。于是我们在繁忙的咨询工作之余,希望能够静下心来,将项目中的经验和对各类企业的研究和思考总结下来,为运营提供适应数字化的思维框架,与具有时代敏锐洞察力的读者共享共思考,疑义相与析。
可能有人会说:“在‘智能’充斥眼球的今天,‘数字化’一词似乎已经过时。”其实不然,数字化是一切数字相关技术向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它是智能化的基础与承载,两者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交叉包含的关系。
还有人认为数字化只是对IT技术相关的考虑,却忽略了其改变企业战略环境、改变竞争格局、影响商业行为的巨大作用。其实数字化不仅仅是提高运营效率的工具,还是帮助企业开拓蓝海、实现创收的利器。
由于数字智能和物联网带给用户的无处不在的连接,产品的一次售卖还意味着服务的开始,因此当今一定是个运营驱动的时代,运营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为数字化赋能的过程。运营适用于多种场景,本书主要定位于营销范畴的运营,传统的市场营销主要关注的是传播效果、市场渗透、品牌效应等,而在数字化时代,营销的环节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因此必须结合运营进行,营销与运营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前面提到,本书是基于之前的项目研究内容编写而成的,当时我们提出用户个性化、产品服务定制化、大规模按需制造、能力开放构建生态等运营思路,这些在后续的企业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先行者已经渐行渐远,数字化对于企业而言,不是选择而是必然。我们仅仅学习和复制业界的先进实践,已经不足以保障基本的生存空间,体系化运营实践创新是基业长青的必要前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付诸行动并砥砺前行才是应对这个变化无限的时代的明智之举。
最后,感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团队成员在繁忙工作外的辛苦努力, 忘不了陈睿当时怀胎九月仍在盛夏加班的情形,感谢家人们的包容和温暖。还要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的张国霞编辑,她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智慧和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