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对个人魅力的最高评价。我们能判断什么人有趣,却很少能说出有趣是什么。《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什么是有趣”“为什么有趣”“如何有趣”三大命题,把“有趣”重构成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真正做到“开卷有趣”。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融合历史、人文、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知识,行文流水,有趣有料有干货。
作为一本以“有趣”为题材的书,功用上,本书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自我构建、自我满足,以及人际关系、两性关系、人格魅力的提升,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书中部分内容涉及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与市面上其他讨论这些内容的书籍比,本书将从问题的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流于技巧层面。功用之外,书籍文本中包含大量关于“有趣是什么”的举例,这些例子本身即可对读者形成有吸引力的阅读体验。作者在知乎上发表这篇文章后,浏览量超过200万,内容曾被多个大V梳理后转载,包括人民网,曾3次转载;2015年5月罗辑思维在公众号上推送精简提炼后的这篇文章。图书出版后将得到多个百万大V推荐。
王小圈,知乎知名答主,前职业经理人,台大MBA,曾任职于大型传媒集团、一线互联网公司,现从事新媒体广告、广告数据分析等工作。
当我们说“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时,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1. 有趣= interesting,即如何“让人觉得有趣,让别人对我产生兴趣”;
2. 有趣= interested,即如何“让我认为活着挺有趣,让我对生活感兴趣”。
所以,“如何成为有趣的人”下有就有两个议题:
1. 如何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
2. 如何让自己觉得活着挺有趣的?
这两个议题因“我们对他人的观察”和“他人对我们的观察”交织、穿插、叠加、纠缠,形成了我们对“有趣”的大致认知。
拉小提琴、跳芭蕾舞、画素描、跑马拉松都是需要练习才能做到的技能,但又不仅仅是技能。一位优秀的演奏家、舞蹈家、画家、运动员在他施展这项技能的时候,施展的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还有他对世界的认知,他对人生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趣”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一种技能。
是技能就可以学习。
“有趣”是最艰难的技能,我们对“有趣”有着语言学上的统一理解,却几乎无人说清“有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特质。你也无法通过一套考纲、两本教材、三个学分、每周四堂课获得“有趣”的学分。
“有趣”又是简单的技能,因为“有趣”这个特质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可以通过捕捉“有趣”的片段,抽丝剥茧去分析有趣的理念,然后陷入这个领域不可自拔——你甚至不需要学习,就像你不需要学习打游戏就会追到满级。
小提琴曲是优雅动听的,练习小提琴是循序渐进有章法的;打篮球是愉快的,职业篮球训练是排兵布阵有计划的。打游戏到满级是有趣的,但是游戏攻略是有公式有计算分毫不错的——邂逅一个有趣的人是有趣的,但讨论怎么有趣是认真细致有理性的。这是一本用认真和理性来讨论“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