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解如何进行网上店铺营销的技巧合辑,共收录了200个技巧,各技巧之间相对独立,便于读者随时学习。本书针对网店商品的销售,介绍了掌握商品发布技巧让网店推广事半功倍、让生意火爆的商品定价潜规则、优化手机淘宝提高转化率、手机淘宝无线营销工具、淘宝网营销工具推广的妙招、淘宝直通车推广打造爆款带动全店、利用淘宝客推广店铺、设置钻石展位展示流量滚滚来、聚划算引发团购狂潮、借力供销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在店铺外进行推广的技巧、提高网店流量的营销策略、通过良好的售前沟通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售中服务绝招、用完善的售后服务吸引回头客、维护客户关系在网上获得永续财富等内容。
本书适合已经开办自己的网店,想提高营销水平、扩大经营的淘宝店主阅读,也适合希望拓展网络市场的企业及有意进行网络营销的个人阅读,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电子商务营销培训的参考教材。
200个最常用的网店开旺铺技巧;增加手机淘宝无线推广内容
前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4亿,网络购物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2015年“双11”的24小时内,淘宝和天猫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无线端交易额为626.42亿元,无线端成交占比68.67%。
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开网店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好不容易开了店铺,如果不懂营销,最终难逃关门的命运。虽然近年来在网上开店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店主的收入并不是很高。这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店铺宣传推广、销售策略、售后服务。为了更好地帮助卖家在网上开店,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赚取更多的利润,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在众多淘宝开店书籍中,《淘宝店铺网络营销赢家手册》历经6年,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10年第1版重印了10多次,出版不到1个月便销售一空;2013年11月升级到第2版,也是多次重印。5年来,本书在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和各大新华书店销售一直在同类书中名列前茅,好评率达到99.5%。虽然销售一直很好,但是淘宝网平台经历了多次升级更新,并且目前无线端流量远远高出PC端,卖家们的重心逐渐转向手机淘宝无线端。为了保证书中内容的与时俱进,我们改版升级了本书。作者将这些重要问题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一一展示出来,融实用性与理论性为一体,内容既讲究广度,也注重深度,引导读者从中发现经营技巧,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赚取真金白银。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解如何进行网上店铺营销的书籍。本书所讲的淘宝网络营销方法都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营销技巧,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并套用到自己的网店中去。
本书针对网店商品的销售,介绍了如何进行网店宣传推广让自己的网店众人皆知以及如何制定销售策略。主要内容包括掌握商品发布技巧让网店推广事半功倍、让生意火爆的商品定价潜规则、优化手机淘宝提高转化率、手机淘宝无线营销工具、淘宝网营销工具推广的妙招、淘宝直通车推广打造爆款带动全店、利用淘宝客推广店铺、设置钻石展位展示流量滚滚来、聚划算引发团购狂潮、借力供销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在店铺外进行推广的技巧、提高网店流量的营销策略、通过良好的售前沟通提高商品的销售量、售中服务绝招、用完善的售后服务吸引回头客、维护客户关系在网上获得永续财富。
本书特色
对于网上开店的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开办一家网店已不再困难,难的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难的是从遍地开花的网店中脱颖而出,难的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拉来顾客、赚到真金白银。
? 目前国内许多网店对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实战书籍存在巨大需求。现在书店里有关网上开店的书籍虽然不少,但真正讲“实战”的并不多,很多都是初级开店的图书,关于网店的营销策划、推广宣传、售后服务方面也少有介绍,本书则主要介绍了这些营销和推广方面的技巧。
? 增加了手机淘宝方面的内容,包括移动时代手机淘宝最前沿、最实用、不为人知的推广方法。
? 本书招招是窍门,其中既有成功店主的营销和服务经验,更有简明的操作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地阐释了网上开店的艺术、技巧和策略。
? 本书作者中既有皇冠卖家,也有从业多年的电子商务培训班教师。本书收录的200个技巧都是作者在日常开店过程中经验的精华,涵盖了网店推广宣传、营销及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细节问题。
? 本书把目前最流行的营销理念运用到淘宝平台,所有经验都在淘宝店铺中得到实际验证,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本书按照2016年新版的淘宝网界面编写,介绍了淘宝网最新出的一些营销工具和营销案例,让读者不会有过时或找不到界面的困扰。
本书适合读者
本书适合已经开办了自己的网店并想提高营销水平、扩大经营的淘宝网店主阅读,也适合希望拓展网络市场的企业及有意进行网络营销的个人阅读。同时,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营销培训的参考教材。
本书的作者中既有拥有多年开店经验的网店店主,又有淘宝大学的老师。除了署名作者崔恒华,参加编写和提供素材的还有郭海旺、马武帮、邓静静、葛俊科、孙东云、张连元、孙素华、徐洪峰、王冬霞、刘桂香、何海霞、葛俊彬、孙起云、吕志彬、孙良军。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创作时间仓促,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