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跳出单纯的选股策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详细介绍战略资产配置策略和战术资产配置策略,并介绍了多个在中国市场上行之有效、收益率稳健的资产配置模型,角度新颖、实操性强。同时对各种大类资产从长期收益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如中国的股票、债券、分级基金、REITs以及美国的各种新兴资产等,为投资者建立理性的投资理念提供了较强的依据。在本书的最后,对目前学术界前沿的在线投资组合理论及其业绩表现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本书读者对象为个人投资者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中从事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研究员、投资经理,研究机构中金融学的研究学者等。
从量化投资的角度,定量化地对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进行描述,并根据一定时间内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相应的配置。
王前锋: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目前就职于国内某资产管理公司。2012年入市,初期以做外汇和美股为主;2014年投入国内股市获利约100%;2015年投资分级基金,获利约37%;2016年,在以债券、新股等低风险投资为主的同时,开发出将各类资产组合起来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在网络上发表过多篇关于资产配置的文章,获得了广泛阅读和转载。
崇尚理性、专业的投资理念。投资思想以灵活多变、数量化投资为主。在不挑战人性的前提下,结合宏观形势,进行量化分析后确定投资品种,从品种内部寻求更高的收益。
最近几年,资本市场表现波澜壮阔。从2014—2015年股票市场的“牛熊”闪电转换,到2015年债券市场的大牛市,再到2016年商品市场的大牛市,各个资产类别轮番表现且转换迅速,以至于市场上有评论说,国外的“美林时钟”理论(即不同资产在较长经济周期下收益率表现的规律)已转变成“美林电风扇”。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果投资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市场,比如在2014年重仓股市,2015年重仓债市,2016年重仓商品市场,那么所获得的收益率会远远大于仅投资单个市场的收益率。当然作为散户投资者,并不知道哪个市场会表现良好,但可以平均下注,或者预判哪个市场表现更好时超配该类资产,将有可能获得更高收益,这也是资产配置策略的出发点。
广义上的资产配置是指根据人生目标制定规划,结合不同投资工具的特点制定投资策略,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得资产稳定增长。其特点在于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多样且分散的,需要考虑目前和未来的收入,以及未来的开支等因素进行综合筹划,还要考虑现金的流入、流出等问题,而不是只考虑收益率。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也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二级市场外,还有房地产、保险、股权等另类资产。
本书介绍的资产配置策略是指狭义上的投资策略的概念,与做多股票策略、债券投资策略等类似。因此不考虑现金流的流入、流出等问题,而单纯考虑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吸取股票策略、债券策略和其他品种策略的优点,组合出一个具有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风险的投资组合。
很多人对资产配置的理解仅限于把投资的钱向各个品种上平均分散,比如购买A股30%,购买美股30%,购买债券40%,以为这就构成一个资产配置的组合了。但是这样会出现几个问题:(1)各品种的比例如何确定;(2)是否需要对比例进行调整,如果调整的话,调整依据是什么;(3)在某个大类资产上,具体投资于哪个品种,比如投资于A股,是直接买股票,还是买股票型基金,或者参与定增、可转债等。因此对于资产配置而言,我们可以像股票、债券的投资策略一样去理解资产配置策略(即判断该类资产什么时候上涨并提前买入),也可以从跨资产的宏观角度,综合比较不同资产之间的性价比,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资产。
对于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策略的研究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基本面的角度,对不同的投资品种进行覆盖研究,对各个品种的基本面进行判断后确定配置比例,这也是大型资管机构进行资产配置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从知识背景上,还是从精力时间上,很难同时对股票、债券、期货甚至期权等多种资产进行研究覆盖,所以这种方法不现实。第二种方法是从量化投资的角度,定量化地对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进行描述,并根据一定时间内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相应的配置,这也是本书主要介绍的方法。
本书将按如下顺序展开。
第1章,介绍了进行资产配置的理由、一般性方法、优点和局限性。
第2章,详尽介绍了股票、债券、商品、固定收益(如信托、资管计划)和现金五大类资产。这五大类资产是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工具,也是后面章节中资产配置策略的基础。
第3章,首先介绍了几类简单的资产配置策略,并详细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战略资产配置策略,如风险平价、目标风险等配置策略。最后对国内实现上述简单的资产配置策略的平台进行了介绍。有些资产配置平台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但实际上仍然是较为简单的多资产配置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较为有限。
第4章和第5章,在经典资产配置策略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收益率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在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框架下,首先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入更多的且相关性较低的资产进行配置;其次对于各类单个资产,也有更好的方法实现超额收益;最后,针对经典资产配置策略对市场反应较慢的问题,介绍了战术资产配置模型,对各类资产加入更多的短期择时判断。
第6章,这是一个独立章节,介绍了几类海外更为复杂的战略资产配置模型,这部分内容需要较多的数学知识,但这些资产配置策略相对来说确实更为成熟,在海外也取得了较为稳健的回报。
第7章,对资产配置策略的业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不同于单纯买股票的投资方法,资产配置策略加入了各类不同的资产,且在单个资产内部采取了多种方法获取超额收益,因此对其业绩的衡量和风险的评估难度都比传统的投资策略要大。本章不仅介绍了传统的业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还构建了一个预防市场重大风险的模型,对投资者规避金融市场重大风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以及金融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未来股票、期货、债券等各资产的收益率也可能逐渐下滑。应对这种崭新局面的方法就是资产配置,不仅在单个资产内部寻找超额收益,而且在不同类别的资产之间积极寻找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