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起来挺热闹,但能够持续让人取得成功的常识其实并不多。IPD 是华为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最关键的开始,是华为从偶然成功走向必然成功的关键,也是华为能够持续取得成功的常识之一。
商场如战场。
《集成产品开发IPD:让企业有质量地活着,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深入揭示了华为通过实践IPD 构建了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以及在竞争激烈和变化无常的市场中不但活着而且有质量地活着的背后逻辑(也是经营和管理的常识):IPD 面向产品经营的商业本质、理念、组织、流程和方法,以及企业与客户双赢的方法。
(1)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
(2)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产品商业成功?
《集成产品开发IPD:让企业有质量地活着,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解答了很多企业普遍关心但实践中又不得其要领的困惑:IPD 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IPD 能够帮助企业取得商业成功?IPD 是怎样帮助企业构建产品竞争力和取得商业成功的?为什么很多企业实施IPD 的效果不佳?
《集成产品开发IPD:让企业有质量地活着,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献给那些在提升产品研发竞争力、追求实现客户价值和经营成功常识的道路上坚定探索的企业!
源自华为产品竞争力构建和商业成功的实践,全方位阐述IPD面向产品商业成功的经营理念的著作。构建一流产品研发竞争力、实现客户价值和产品商业成功的实战书
杨涛,咨询公司合伙人,产品研发领域资深实战型专家,华为原产品解决方案高级架构师、解决方案交付项目技术总监。曾在华为工作近十四年,经历过华为产品研发IPD变革及多个百亿级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对产品研发竞争力构建和面向商业成功的产品经营逻辑有着深刻的洞察、理解和经验。
我们的公众号:偶然到必然
前言
企业若懂得管理和经营常识,则往往能活得很好。
一、本书主要讲什么
本书以华为实施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及笔者辅导企业IPD 落地的实践为基础,详细阐述了IPD 的理念和方法,揭示了IPD 的本质——以产品为核心,面向产品经营和商业成功的逻辑,帮助企业真正理解和正确应用IPD 并产生效果:从管理效率到经营业绩的提升!IPD 本身就是管理和经营常识。
二、为什么要写本书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扎心的现实:很多企业打价格战。实际上,并非这些企业喜欢打价格战,它们有时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打价格战的深层次原因是产品竞争力不足,只能通过降价来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
“有质量地活着”是所有企业的追求,早期华为的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巨头差距很大,后来华为不惜代价学习IBM 引入了IPD,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优化,使产品竞争力赶上甚至超越了部分国际巨头,华为也逐渐发展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虽然外部市场环境恶劣,但华为凭借IPD 及在其他领域变革构建起来的产品竞争力和组织能力,不但活着,而且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
不夸张地说,IPD 是目前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最佳方案,对以研(研发)、销(销售)、产(生产)一体化业务模式运作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但很多企业在实施IPD 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IPD 的价值发挥出来。一些企业在苦苦寻找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客户价值的方案,但并没有找到,这是笔者写本书的原因之一。
其次,业界对IPD 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乱象。不少企业效仿华为引入了IPD,但投入了资金、人力和时间却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产品竞争力提升、
多“打粮食”)或收效甚微,很多人深受打击,甚至导致一些人怀疑IPD 是否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业界对IPD 的理解可以说是混乱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对IPD 的本质和理念理解不到位,本来是一头大象,却被人们“看”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都振振有词,再加上急于求成,因此很难产生像华为那样产品竞争力得到提升且取得商业成功的结果。
IPD 是世界级领先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已经被众多世界级领先企业证明是解决问题的优秀方案。笔者写本书是希望能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把标杆企业的IPD 优秀实践(实现客户价值、企业自身取得商业成功)呈现给大家,让大家真正理解IPD 的本质,在实施IPD 时少走弯路,真正获得应有的效果!这是笔者写本书的原因之二。
三、本书与其他书有何不同
目前,市面上关于IPD 的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华为IPD 变革历程和变革方法的,类似于传记、记事及宏观方法论;另一类是站在流程角度,尤其是产品开发流程角度讲述如何把产品做出来,侧重流程和工具介绍。
上述这两类书对大家了解IPD 有所帮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抓住IPD 的本质和核心;二是更多讲述实施IPD 的手段,却忽略了IPD 的本质和目标;三是局部地描述IPD 的流程和方法,未能从全局着眼,系统地描述IPD 的本质,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是造成目前对IPD 的理解和应用产生乱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企业虽然实施了IPD,也建立了开发流程,进行了各种操作,但是没有达到目标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没抓住IPD 面向产品投资、经营和商业成功的本质和目标,没有理解企业本身是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的关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孤立、片面地理解和应用,最终导致结果不理想。
如前所述,IPD 的本质是以产品为核心,面向产品经营和商业成功的逻辑,如何把产品做成功的生意经,是完整、有机连接的商业运作体系;其目标是实现客户价值和取得商业成功,这和将企业作为整体进行运作的机制、目标相一致。在实施IPD 时,很多企业往往只是站在流程的角度在研发内部进行局部流程优化,没有建立起以产品为核心的认知体系,还在做一个一个的项目,或者把IPD 割裂成孤立、分散的功能块,没能站在企业经营和商业成功这一业务本质的视角展开和把各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没有建立起产品经营的组织(责、权、利)和对应的能力,只在手段和操作层面发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由于没有抓住商业的本质和企业的目标,因此自然很难产生效果。
只有真正理解透彻IPD 的本质和背后的逻辑,才能灵活应用IPD,才不会被表面的流程、模板所困扰,才能真正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本书自始至终围绕IPD 的本质和目标,将以产品为核心的投资、经营和商业成功作为主线,讲述标杆企业是如何应用IPD 实现客户价值和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以及背后的业务本质、逻辑体系及运作机制。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才能做到“剑气”充盈,顺利制敌取胜!
四、IPD 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标志
我们可以通过3 个关键标志来判断IPD 实施是否有效。
(1)构建产品竞争力:构建对产品体系的深刻认知和理解(而不是一个一个的项目)。
(2)产品经营、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构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经营结果负责的商业组织与运作机制。
(3)对应的能力建设。
很多企业上述3 个方面基本上都没有做到,因此不可能取得像华为那样的成果。
五、本书的内容安排
本书分为4 篇,包括18 章和附录,围绕前文提到的3 个关键标志,详细阐述了IPD 关于产品经营和商业成功的本质、目标及背后的逻辑。本书以实现IPD 的目标为根本,对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手段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实施IPD 的工具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实现产品商业成功这一企业追求和目标的详细指南。
本书主要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
(2)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产品商业成功?
图1 所示为本书的内容安排。
全书紧紧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展开:
(1)如何发现市场机会?
(2)如何设计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
(3)如何高效开发和推出产品?
(4)如何通过经营活动在市场变现?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标杆企业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商业成功的背后逻辑。
在写作上,本书采用了对比方式:将标杆企业的做法和其他企业的做法进行对比,力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标杆企业行事的背后逻辑。
IPD 是用有效的管理和方法实现经营目标的商业逻辑,是关于如何高效地做好产品的生意经和方法论。IPD 的关键是经营思想的落地。企业应站在经营与商战的视角来理解和应用IPD,避免南辕北辙,得不到自身想要的结果。
六、本书面向的读者
1.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实现企业目标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务必理解IPD 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否则是不可能让其真正落地并产生效果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只有理解了IPD 是面向产品经营的商业逻辑,才可能带领全体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实施IPD,才可能取得期望的结果。
2.产品研发及各业务部门的骨干
再好的理念也必须有具体的流程、方法和能力建设来承载落地,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IPD 的核心理念,以指导经营管理团队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有具体的流程、方法指导各级部门来操作实现。本书可以帮助产品研发及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流程质量人员等将IPD 落地。
3.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界的专家和朋友
现在华为的成功现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界研究的热点。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华为如何构建遥遥领先的产品竞争力、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及取得商业成功的背后逻辑,可以为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界的专家和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4.对华为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原因感兴趣的群体
很多人都知道华为是很成功的民族企业,很想更多地了解华为,但很多人并没有在华为实际工作过,对华为产品商业成功背后的逻辑并不清楚,本书则可以作为了解华为很好的参考。
作为一个致力于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来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能力的顾问,笔者希望借助此书与各位企业家、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及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人多多交流,共同让标杆企业的优秀实践帮助更多企业走向成功。
经营永远是企业的主旋律,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IPD 以可继承、可优化发展的管理科学面目呈现,同时蕴含着充满魅力、挑战且变幻莫测的经营艺术,只有真正理解了其内涵,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从管理效率到经营业绩的提升。
让我们一起踏上IPD 这一管理与艺术结合之旅吧。希望本书能够给那些一直在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客户价值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企业提供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笔者凭借自身在华为10 多年产品研发、解决方案项目交付的工作经历,对华为零距离的洞察和亲身实践的总结,虽然笔者坚信本书对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取得商业成功具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但毕竟个人认知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广大读者包涵和指正!
七、致谢
在此,笔者非常感谢在构思和写作本书两年多的时间里,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很多同人的观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林瑞和老师及编辑团队对本书所做的认真审核和细致编校工作。
独木不成林,欢迎企业管理者及各界朋友对本书内容多提宝贵意见,让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真正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有质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