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原理·设计·实施(第6版)
  • 推荐0
  • 收藏0
  • 浏览152

ERP原理·设计·实施(第6版)

罗鸿 (作者)  官杨 (责任编辑)

  • 书  号:9787121463167
  • 出版日期:2023-10-01
  • 页  数:
  • 开  本:
  • 出版状态:上市销售
  • 维护人:博文小编
这些年,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信息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层信息系统,其在数字化时代同样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依然是企业的数据枢纽。ERP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本书力求从务实的角度,系统地阐述ERP的原理、设计与实施理论,为企业管理者、IT人员提供理论参考,推动ERP应用的健康发展。
《ERP原理·设计·实施(第6版)》对ERP相关知识的讨论涵盖了原理、设计与实施的全部过程。本书前5版出版后均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作者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并与读者进行了良好的互动。鉴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给ERP及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冲击与变革,本书再次改版。
《ERP原理·设计·实施(第6版)》适合企业的各层领导、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及高级程序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MBA的教材。
企业数字化转型;ERP原理设计实施;MBA教材
罗 鸿
曾任制造业与IT行业大型集团公司高管、执行董事,积累了丰富的信息系统开发和企业管理经验,研究与实施了CASE/ERP、SAP/R3、金蝶K/3等多个ERP系统,对ERP理论、管理信息化、企业流程再造等有深入的研究。
本书自第1版面市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市场反应热烈,销量一直位居ERP领域书籍排行的前列。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许多ERP从业人员与ERP供应商都面临着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冲击。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将给ERP带来什么样的变化?ERP从业人员,又该怎么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知识在迭代更新,ERP教学也要随之发展。应出版社邀请,本书进行再次改版,以便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服务广大读者。
此次改版,对第1部分数字化篇调整较大:考虑到旧版中大多数案例可以从网上搜索到,并且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参考前几版,因此此次改版删除了第1部分中的案例,同时增加了对工业互联网、MES系统、区块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的介绍。这些知识对读者来说可以起到较好的入门引导作用,并为未来继续深入研究这些领域做知识储备。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联网技术,书中还附上几个关于嵌入式计算、边缘计算与物联网常见模块的应用实例(含Python代码)。
路在何方
中国早已正式宣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众多制造业巨头都在争夺中国这个大市场。外资的大量涌入,给本土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也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很多人都在思索该如何面对WTO给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一方面,更多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可以走出国门;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洋货”会涌入中国。客观地说,加入WTO是经济所驱,为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机遇空间。但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我国的企业该如何面对?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企业家们与理论工作者认识到,中国企业首先必须在管理上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即进行必要的、彻底的管理变革,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变革又是目前中国企业变革的根本和基础。
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它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如生产技术)、信息和时间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国企业呼唤ERP的全面推广与应用。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原副秘书长朱鹏举先生曾指出:近年来,ERP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众多的企业通过实施ERP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善了业务流程,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在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中,ERP开展得尤其好,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如联想、长虹、海尔、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设备供应商,实施ERP很有成效。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及其相关人士对ERP还存在相当程度的认识与使用上的障碍,绝大多数企业认识与推广ERP主要是受市场与传媒的导向,ERP实施的成功率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较低。许多失败的案例给中国的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太多的疑问……
政府在努力引导,企业界在苦苦探索!
软件商有的在极力推广,有的还在盲目赶潮!
有志之士摩拳擦掌,却又无可奈何!
ERP怎么了?中国的ERP路在何方?
走出迷茫
商界的炒作,热卖的假象,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求实才是出路。要走出ERP应用误区,必须让企业对ERP形成一个全面、完整而又系统的认识。澄清事实,拨开迷雾,我们义不容辞!编写本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揭开ERP的神秘面纱,给读者完整的、系统的ERP理论知识,同时分享我们的实践经验。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地分析了ERP的原理,并为ERP的选型与实施工作带来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时,深入ERP的内部,研究与探讨了ERP的设计思路与业务思想的实现,为有志于ERP软件开发领域的仁人志士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模板。
本书内容结构
数字化篇:本篇着眼当下的技术热点、技术发展方向,为数字化时代ERP的发展提供参考指引,并为数字化与ERP从业人员对这些未来的技术方向做入门引导与知识储备。内容涉及工业互联网、MES系统、区块链技术、企业数字化、人工智能、ERP的实施启示、ERP的实施教训。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业互联网,书中列举了几个物联网、边缘计算、嵌入式计算的应用实例(部分实例给出了代码)。
原理篇:本篇系统地探讨了ERP管理思想的形成、成熟的发展过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全方位及深入地分析了ERP的管理思想与信息化解决方案,系统地阐述了ERP模块的业务处理与信息化的实现原理。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因为,此部分各章节的关联性较大,所以读者最好按照篇章顺序进行阅读、理解。
设计篇:本篇探讨了ERP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软件的实现方法,对于一些模块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业务数据流图、E-R实体关系图及功能模块图。这对读者进一步理解ERP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读者进行ERP软件系统的设计工作及ERP的二次开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实施篇:本篇介绍如何成功地贯彻 ERP 管理思想及如何实施与应用ERP;对实施中的难点及成败的关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述,为企业实施ERP系统工程提供了指南,同时站在企业应用务实的角度,为企业选择ERP 及ERP实施服务提供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附录:本部分是ERP相关信息的汇编,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简介,知识管理基础,ERP与其他系统的关系,ERP与ISO 9000的关系,ERP效益、监控与数字化,精益生产理论,敏捷制造介绍,管理信息化常用词汇英汉对照。
各版改版说明
第2版新增内容:知识管理(KM)基础,ERP与ISO 9000的关系,ERP与其他系统的关系,ERP实施效益评估参考,读者来信摘录。
第3版新增内容:ERP失败的教训,企业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正确处理ERP与BPR的关系,IT规划。
第4版新增内容:Odoo应用案例,电商信息流程化管理。
第5版新增内容:ERP与大数据——探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商业智能与ERP的数据交互及技术变革。
第6版新增内容:工业互联网、MES系统、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内容。
本书资源文件
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书,本书提供一些配套资源文件供读者下载。主要内容包括:
● 本书部分报表与图形汇编;
● 企业实施方案与咨询报告文档模板;
● ERP知识培训演讲幻灯片文件。

罗鸿
2023年于广州

目录

第1部分 数字化篇
第1章 数字化
1.1 工业互联网
1.1.1 嵌入式计算与边缘计算
1.1.2 物联网技术与模块实例
1.1.3 无线通信与物联网组网
1.1.4 ERP与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
1.2 MES系统
1.2.1 MES模块
1.2.2 高级排程计划(APS)
1.2.3 ERP集成MES
1.3 区块链技术
1.3.1 关于区块链技术
1.3.2 ERP与产品溯源
1.4 数字化转型
1.4.1 历次工业革命
1.4.2 德国工业4.0
1.4.3 工业互联网
1.4.4 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1.5 人工智能
1.6 ERP的实施启示
1.6.1 效益启示
1.6.2 风险启示
1.6.3 成功经验
1.6.4 失败因素
1.7 ERP的实施教训
1.7.1 教训一:ERP不适应“木桶原理”
1.7.2 教训二:领导小组不是领导挂名
1.7.3 教训三:选型的企业勿受制于ERP供应商
1.7.4 教训四:二次开发是成功的保障,但忌讳无限度
1.7.5 教训五:项目核心成员要稳定
第2部分 原理篇
第2章 ERP理论的形成
2.1 基本MRP
2.1.1 库存的订货点法
2.1.2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2.2 闭环MRP
2.3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2.4 企业资源计划(ERP)
2.4.1 MRP-Ⅱ的局限性
2.4.2 企业资源计划简介
2.4.3 ERP常见模块与总流程图
2.4.4 ERP的发展趋势
2.5 企业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2.5.1 发现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5.2 以客户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发展
2.5.3 管理的数字神经——事实与数据统一
2.5.4 优化与创新——不断改进与流程重组
第3章 基本概念
3.1 物料编码
3.2 物料清单(BOM)
3.2.1 物料清单概念
3.2.2 制造物料清单与设计物料清单的区别
3.2.3 ERP物料清单的表现形式
3.3 工作中心(WC)
3.3.1 工作中心的定义
3.3.2 工作中心的作用
3.3.3 关键工作中心
3.3.4 工作中心数据
3.4 提前期与计划展望期
3.4.1 提前期的概念与作用
3.4.2 提前期的分类
3.4.3 生产加工(或装配)提前期的构成
3.4.4 提前期的设置
3.4.5 计划展望期
3.5 工艺路线
3.5.1 工艺路线的定义
3.5.2 工艺路线的作用
3.5.3 工艺路线的制定
3.6 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
3.7 工作日历
第4章 销售管理
4.1 销售环境与生产类型
4.1.1 生产类型的划分
4.1.2 不同销售环境下的生产类型
4.2 销售管理业务概述
4.3 销售规划与销售管理子系统
第5章 主生产计划(MPS)
5.1 主生产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5.2 粗能力计划(RCCP)
5.3 主生产计划理论
5.3.1 相关基本概念
5.3.2 计划对象与方法
5.3.3 计划制订程序
5.3.4 计划模型
5.3.5 计划确认
第6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
6.1 定义与作用
6.2 计算模型
6.2.1 MRP的分类
6.2.2 基本原理、数据来源与关键信息
6.2.3 MRP的计算模型
6.3 MRP报表
第7章 能力需求计划(CRP)
7.1 能力需求计划的概述
7.1.1 定义与作用
7.1.2 运行流程
7.2 能力需求计划的分类
7.2.1 无限能力计划
7.2.2 有限能力计划
7.3 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
7.4 能力需求计划的平衡与输出
第8章 采购管理
8.1 采购业务的作用
8.2 采购业务概述
8.3 采购子系统的运作与带来的效益
8.3.1 采购子系统的运作
8.3.2 采购子系统运作带来的效益
8.4 采购管理子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的关系
第9章 库存管理
9.1 库存的分类
9.2 库存的作用与弊端
9.2.1 库存的作用
9.2.2 库存的弊端
9.3 库存量的控制
9.3.1 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
9.3.2 相关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
9.4 库存管理策略
9.4.1 ABC库存控制法
9.4.2 控制库存的管理策略
9.5 库存作业与信息处理
9.5.1 物料出入库和移动管理
9.5.2 库存盘点
9.5.3 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
第10章 车间管理
10.1 车间管理概述
10.1.1 车间管理工作
10.1.2 车间管理子系统
10.2 车间工作任务
10.3 加工单
10.4 派工单与作业排序
10.4.1 派工单
10.4.2 作业排序
10.5 投入、产出控制
10.6 成组技术
第11章 JIT(准时制)生产管理
11.1 JIT工作的特点
11.1.1 拉式作业方式
11.1.2 反冲法核销成本
11.1.3 按生产率安排生产计划
11.2 JIT系统的实现
11.3 JIT系统的运行流程
11.3.1 系统初始设置
11.3.2 运行流程
第12章 财务管理
12.1 财务管理概述
12.1.1 制作凭证
12.1.2 根据凭证记账
12.1.3 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
12.2 标准财务电算化的实现
12.2.1 账务处理业务内容
12.2.2 账务处理流程
12.3 集成化财务的实现
第13章 固定资产管理
13.1 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3.2 固定资产的增减
13.2.1 固定资产增加的业务处理
13.2.2 固定资产减少的业务处理
13.3 固定资产业务处理
13.3.1 固定资产的录入工作量
13.3.2 固定资产的租金管理
13.3.3 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
13.3.4 固定资产修理
第14章 成本管理
14.1 成本构成
14.2 ERP的成本计算
14.2.1 直接材料费的计算
14.2.2 直接人工费的计算
14.2.3 间接费用的分配
14.2.4 作业成本法
14.3 成本类型与成本计划
14.4 成本差异分析与成本控制
第15章 设备管理
15.1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
15.2 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
第16章 质量管理
16.1 质量标准
16.1.1 抽样标准
16.1.2 检测标准文件
16.2 质量检验
16.3 质量控制
16.4 质量分析
16.4.1 排列图
16.4.2 直方图
第17章 分销资源计划
17.1 分销资源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17.2 分销架构
17.3 数据收集
17.4 数据分析与销售计划
17.5 分销网络财务政策与核算
第18章 人力资源管理
18.1 人事管理
18.2 人力资源计划(HRP)
18.3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
18.3.1 工作描述
18.3.2 工作说明书
18.4 员工招聘
18.5 培训计划
18.6 绩效评估
18.6.1 常规方法
18.6.2 行为评估方法
18.6.3 工作成果评估方法
18.7 报酬管理
18.8 人力资源的测评
第19章 供应链管理
19.1 供应链管理的形成
19.1.1 市场的发展
19.1.2 企业内在管理模式的变更
19.2 如何构建供应链管理
19.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19.2.2 供应链管理的结构模型
19.2.3 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计划模型
19.2.4 供应链稳定的机制
19.3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
第20章 客户关系管理
20.1 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
20.2 客户关系管理的实现
20.2.1 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实现
20.2.2 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理念
第3部分 设计篇
第21章 软件工程
21.1 软件工程概述
21.1.1 软件工程过程
21.1.2 软件生存期
21.2 需求分析
21.2.1 需求分析的步骤
21.2.2 结构化分析
21.3 E-R图与数据结构的规范介绍
21.3.1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1.3.2 数据结构的规范化
21.4 能力成熟度模型介绍
第22章 开发规划
22.1 ERP设计的总体思路
22.1.1 一个中心
22.1.2 两类业务
22.1.3 三条干线
22.2 总流程图
22.3 如何利用设计篇指导ERP的设计工作
第23章 销售管理系统设计
23.1 销售管理业务分析
23.2 销售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3.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3.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4章 采购管理系统设计
24.1 采购管理业务分析
24.2 采购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4.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4.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5章 库存管理系统设计
25.1 库存管理业务分析
25.2 库存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5.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5.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6章 制造标准管理系统设计
26.1 制造标准管理业务分析
26.2 制造标准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6.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6.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7章 计划管理系统设计
27.1 计划管理业务分析
27.2 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7.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7.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8章 车间管理系统设计
28.1 车间管理业务分析
28.2 车间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8.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8.4 功能模块设计
第29章 JIT管理系统设计
29.1 JIT管理业务分析
29.2 JIT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9.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29.4 功能模块设计
第30章 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30.1 质量管理业务分析
30.2 质量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30.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30.4 功能模块设计
第31章 财务管理系统设计
31.1 财务管理业务分析
31.2 财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31.3 功能模块设计
第32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32.1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分析
32.2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32.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32.4 功能模块设计
第33章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33.1 设备管理业务分析
33.2 设备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33.3 实体关系设计(E-R图)
33.4 功能模块设计
第4部分 实施篇
第34章 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34.1 企业立项之前的工作
34.2 成立筹备小组
34.3 ERP知识培训
34.4 可行性分析与立项
34.5 需求分析
34.6 准备测试数据
34.7 选型或转入开发
第35章 项目实施
35.1 成立三级项目组织
35.1.1 项目领导小组
35.1.2 项目实施小组
35.1.3 项目应用小组
35.2 制订项目实施计划
35.3 调研与咨询
35.4 系统安装
35.5 培训与业务改革
35.6 准备数据
35.7 原型测试
35.8 用户化与二次开发
35.9 建立工作点
35.10 并行
35.11 正式运行
35.12 业绩考核
35.13 成功的关键
35.13.1 人的因素
35.13.2 培训的因素
35.13.3 软硬件的因素
35.13.4 数据的因素
第36章 业务流程重组
36.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36.2 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36.3 业务流程重组的注意事项
36.4 正确处理ERP与BPR的关系
36.5 业务流程重组的案例
36.5.1 福特公司
36.5.2 惠普公司
36.5.3 MBLI公司
第37章 ERP与大数据
37.1 互联网的大数据潮
37.2 ERP与业务大数据
37.3 ERP与宏观大数据
37.3.1 ERP与BI整合
37.3.2 ERP与物联网技术
第38章 电商信息流程化管理
38.1 普遍存在的问题
38.2 管理特点及组织
38.3 流程化的要素
38.4 供销平台举例
第5部分 附 录
附录A 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简介
附录B 知识管理基础
附录C ERP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附录D ERP与ISO 9000的关系
附录E ERP效益、监控与数字化
附录F 精益生产理论
附录G 敏捷制造介绍
附录H 管理信息化常用词汇英汉对照
参考资料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