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数智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
  • 推荐0
  • 收藏0
  • 浏览43

业务数智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

高远 (作者)  张慧敏 (责任编辑)

  • 书  号:9787121463044
  • 出版日期:2023-09-01
  • 页  数:
  • 开  本:
  • 出版状态:上市销售
  • 维护人:博文小编
《业务数智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不仅是一本业务数智化体系的科普书,还是作者多年在真实业务场景下进行数智化实践 的经验总结。本书系统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数智化解决方案——3M业务数智化体系。全书分4篇, 共13章:认识篇(第1~3章)主要对数字化和数智化进行介绍;体系篇(第4~8章)围绕3M业务 数智化体系展开,详细说明了业务数智化的适用范围和准备工作、业务数智化的整体构思、业务 数智化思想、业务数智化落地的方法、业务数智化落地的产品;实践篇(第9~11章)介绍了内容 行业、O2O行业、生产制造业的数智化实践,以案例形式进行实战演练;升华篇(第12章和第13 章)对3M业务数智化体系进行了升华。
《业务数智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适合正在实践数智化项目的领导者,需要了解和实践数字化/数智化转型的基层管理者 和各类技术人员、产品人员、运营人员,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以及其他想培养数据思 维、数智思维、商业化思维的读者。
业务数智化解决方案的科普书 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高远(原名:高静雅),拥有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曾任Cloudin工业大数据架构师、滴滴出行和字节跳动资深数据产品经理。拥有近十年的数字化转型、数智化转型研究和实践经验。曾任企业内训师,累计培训学员近万人。
3M业务数智化体系提出人,业务数智化架构师,成功帮助十多家传统和新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数智化转型。
为什么写这本书
笔者一直从事数字化和数智化改造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操经验。目前,市面上的多书都是围绕数字化改造进行的,缺少关于业务数智化的透彻讲解。笔者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从数字化过渡到数智化、数智化体系科普这 3 个原因写了本书。
• 原因 1 :实践经验总结。
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有近 10 年的时间是在做与数字化和数智化相关的工作。一方面,笔者做过传统领域的数字化和数智化改造,如帮助一些制造行业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路,同时通过数智化改造帮助其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笔者也做过互联网领域的数字化和数智化改造,其中涉及多家 O2O(Online to Offlfline,线上到线下)行业和内容行业的企业(基建较差的互联网企业从数字化改造开始进行建设,大部分企业直接针对各自的业务进行数智化改造),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还帮助企业积累了数智资产。笔者用 5 年时间构思和打磨,对近 10 年的经验进行了深刻的复盘和总结。
• 原因 2 :从数字化过渡到数智化。
继工业革命之后,我们迈入了信息革命的时代。信息革命是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非常重视数字化改造。是不是数字化改造完成就代表着信息革命的胜利?当然不是。数字化改造只是信息革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各类数智化改造,逐步引领信息革命。
• 原因 3 :数智化体系科普。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图书在讲解数字化改造了,但是关于数智化体系,尤其是业务数智化的内容甚少。从内容上看,有的对于数智化的讲解过于抽象,理解相对困难 ;有的对于数智化的讲解不够深入,无法透彻解释清楚。企业非常需要一个完整的、普适的、渐进的数智化体系来应对各种各样的业务问题。本书正是围绕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的产生、构建、讲解、实践到最终的升华进行讲解的。
综上,笔者想综合自己多年在业务领域的数字化和数智化实践,以人物设定的形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理解如何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以及如何深入理解和运用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解决问题。
本书的特色
• 首创完整的数智化体系 :笔者根据多年的数智化落地经验,首创 3M 业务数智化业务数智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体系,从思想、方法、产品 3 个方面(简称 3M)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 大量通俗易懂的案例 :本书收集了多种场景的问题,以大量案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上手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
• 完整一体化的方案 :本书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从认识到落地,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对数智化解决方案进行说明 。
• 切实解决业务问题 :本书以业务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具有普适性的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完整和深入地解决各类业务问题 。
适合的对象
• 企业和政府的高层管理者,包括但不限于首席执行官、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首席运营官,以及数字化和数智化项目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 基层管理者和各类技术人员、产品人员、运营人员等需要了解和实践数字化和数智化转型的人。
• 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
• 初入职场的人士,以及所有想培养数据思维、数智化思维、商业化思维的读者。
学习建议
本书分为 4 篇:认识篇、体系篇、实践篇、升华篇。4 个篇章是循序渐进、相互关联的,笔者建议读者按顺序阅读。
• 认识篇 :第 1 ~ 3 章,主要对数字化和数智化进行介绍。
• 体系篇 :第 4 ~ 8 章,围绕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展开,详细说明了业务数智化的适用范围和准备工作、业务数智化的整体构思、业务数智化思想、业务数智化落地的方法、业务数智化落地的产品。
• 实践篇 :第 9 ~ 11 章,介绍了内容行业、O2O 行业、生产制造业的数智化实践,以案例形式进行实战演练。
• 升华篇 :第 12 章和第 13 章,对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进行了升华。
致谢
本书是笔者多年来进行业务数智化改造的实践经验总结(也可以说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就是脱胎于这些实践的),本书中的内容对传统制造业和较为先进的互联网行业均适用。同时,在成书的过程中,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不断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精修。在整个写书的过程中,首先,笔者要感谢自己的家人——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笔者写书,也经常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其次,笔者要感谢自己的好友和同行的前辈,是他们教会了笔者很多事情,感谢之情难以言表 ;最后,笔者要感谢本书的编辑——张慧敏老师,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很多建议,本书能和大家见面,离不开张慧敏老师的耐心、专业和负责。
高远

目录

认识篇 / 001
第 1 章 如何认识数字化 / 001
1.1 数字化的内涵 / 001
1.1.1 何为数据 / 001
1.1.2 何为数字化 / 002
1.1.3 何为数字化转型 / 003
1.1.4 本节小结 / 004
1.1.5 本节思考题 / 004
1.2 数字化的必要性 / 004
1.2.1 从时代发展的进程来看 / 004
1.2.2 从数字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 / 005
1.2.3 本节小结 / 008
1.2.4 本节思考题 / 008
1.3 数字化的意义 / 008
1.3.1 意义一:降低设备成本 / 009
1.3.2 意义二:提升信息效率 / 010
1.3.3 意义三:高效地全盘把握 / 011
1.3.4 本节小结 / 012
1.3.5 本节思考题 / 013
本章小结 / 013
第 2 章 什么是数智化 / 014
2.1 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区别 / 014
2.1.1 本节小结 / 017
2.1.2 本节思考题 / 017
2.2 数智化的前提 / 018
2.2.1 前提一:稳定可靠的商业模式 / 018
2.2.2 前提二:做好充分的数字化 / 019
2.2.3 前提三: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 020
2.2.4 前提四: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 / 021
2.2.5 本节小结 / 021
2.2.6 本节思考题 / 022
2.3 数智化的划分标准 / 022
2.3.1 划分标准的制定依据 / 022
2.3.2 标准的说明 / 023
2.3.3 本节小结 / 025
2.3.4 本节思考题 / 025
2.4 数智化的类型 / 025
2.4.1 业务数智化 / 026
2.4.2 管理数智化 / 026
2.4.3 其他数智化 / 027
2.4.4 本节小结 / 027
2.4.5 本节思考题 / 027
本章小结 / 028
第 3 章  业务数智化的意义 / 029
3.1 创新商业模式 / 029
3.1.1 传统商业模式 / 030
3.1.2 新型商业模式 / 031
3.1.3 混合商业模式 / 036
3.1.4 本节小结 / 038
3.1.5 本节思考题 / 038
3.2 精细运营业务 / 038
3.2.1 精细化运营的定义 / 038
3.2.2 美团和精细化运营 / 039
3.2.3 本节小结 / 040
3.2.4 本节思考题 / 041
3.3 简化人员结构 / 041
3.3.1 本节小结 / 042
3.3.2 本节思考题 / 042
3.4 辅助目标决策 / 042
3.4.1 本节小结 / 044
3.4.2 本节思考题 / 044
本章小结 / 044

体系篇 / 045
第 4 章 业务数智化的适用范围和准备工作 / 045
4.1 业务数智化的适用范围 / 045
4.1.1 业务的生命周期 / 046
4.1.2 业务的组织形态 / 048
4.1.3 本节小结 / 051
4.1.4 本节思考题 / 051
4.2 业务数智化的准备工作 / 051
4.2.1 准备工作一:明确的业务目标 / 051
4.2.2 准备工作二:良好的数字化改造 / 052
4.2.3 准备工作三:长期进行业务数智化改造的心理准备 / 055
4.2.4 本节小结 / 055
4.2.5 本节思考题 / 056
本章小结 / 056
第 5 章 业务数智化的整体构思 / 057
5.1 业务数智化改造的原则 / 057
5.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 057
5.1.2 利用科学的方法 / 058
5.1.3 先单点突破,再全局复用 / 060
5.1.4 循序渐进,逐层完善 / 061
5.1.5 本节小结 / 062
5.1.6 本节思考题 / 062
5.2 业务数智化的落地方法概述 / 062
5.2.1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 / 064
5.2.2 合理的思想 / 064
5.2.3 科学的方法 / 065
5.2.4 分层的产品 / 067
5.2.5 本节小结 / 068
5.2.6 本节思考题 / 069
本章小结 / 069
第 6 章  业务数智化思想 / 070
6.1 什么是业务数智化思想 / 071
6.1.1 本节小结 / 072
6.1.2 本节思考题 / 072
6.2 业务数智化改造为何从业务数智化思想建设开始 / 072
6.2.1 业务数智化思想影响着行动 / 072
6.2.2 业务数智化思想的指导作用 / 073
6.2.3 本节小结 / 075
6.2.4 本节思考题 / 075
6.3 业务数智化思想的层级 / 075
6.3.1 本节小结 / 077
6.3.2 本节思考题 / 077
6.4 业务数智化思想建设的流程和方法 / 077
6.4.1 业务数智化思想建设的流程 / 077
6.4.2 业务数智化思想建设的方法 / 078
6.4.3 本节小结 / 080
6.4.4 本节思考题 / 080
本章小结 / 081
第 7 章 业务数智化落地的方法 / 082
7.1 找专家,整体盘 / 083
7.1.1 为什么要找专家 / 083
7.1.2 如何找专家 / 084
7.1.3 整体盘的具体步骤 / 086
7.1.4 注意事项 / 089
7.1.5 本节小结 / 089
7.1.6 本节思考题 / 089
7.2 树意识,引重视 / 090
7.2.1 为何还要树意识 / 090
7.2.2 “树意识,引重视”的策略 / 091
7.2.3 注意事项 / 092
7.2.4 本节小结 / 092
7.2.5 本节思考题 / 093
7.3 拆目标,建团队 / 093
7.3.1 为什么要“拆目标,建团队” / 093
7.3.2 如何“拆目标,建团队” / 094
7.3.3 注意事项 / 098
7.3.4 本节小结 / 098
7.3.5 本节思考题 / 098
7.4 建试点,纠偏错 / 098目 录
7.4.1 为什么要先进行试点改造 / 099
7.4.2 如何“建试点,纠偏错” / 100
7.4.3 注意事项 / 104
7.4.4 本节小结 / 104
7.4.5 本节思考题 / 105
7.5 设目标,全量推 / 105
7.5.1 设定全局目标 / 105
7.5.2 实施流程 / 106
7.5.3 定点复盘 / 108
7.5.4 注意事项 / 109
7.5.5 本节小结 / 109
7.5.6 本节思考题 / 109
本章小结 / 109
第 8 章 业务数智化落地的产品 / 111
8.1 第一层:数智监控产品 / 112
8.1.1 为什么要打造数智监控产品 / 112
8.1.2 第一步:搭建指标体系 / 113
8.1.3 第二步:搭建标签体系 / 116
8.1.4 第三步:落地数智监控 / 120
8.1.5 本节小结 / 122
8.1.6 本节思考题 / 122
8.2 第二层:数智分析产品 / 123
8.2.1 短/中期视角分析产品 / 124
8.2.2 长期视角分析产品 / 133
8.2.3 特殊视角分析产品 / 137
8.2.4 本节小结 / 139
8.2.5 本节思考题 / 139
8.3 第三层:数智诊断产品 / 139
8.3.1 数智诊断产品的作用 / 140
8.3.2 数智诊断产品的定义及类型 / 142
8.3.3 数智诊断产品的落地条件 / 143
8.3.4 基础型数智诊断产品的落地方法 / 143
8.3.5 增强型数智诊断产品的落地方法 / 146
8.3.6 本节小结 / 152
8.3.7 本节思考题 / 152
8.4 支撑类产品 / 153
本章小结 / 153

实践篇 / 154
第 9 章 内容行业的数智化实践 / 154
9.1 业务场景说明 / 154
9.1.1 D 公司的整体情况 / 154
9.1.2 业务场景一:针对一线业务人员的场景 / 156
9.1.3 业务场景二:针对管理者的场景 / 157
9.1.4 本节小结 / 158
9.1.5 本节思考题 / 158
9.2 抽象业务问题 / 158
9.2.1 本节小结 / 159
9.2.2 本节思考题 / 159
9.3 建设业务数智化思想——Mind / 159
9.3.1 方法一:自上而下地进行宣传 / 160
9.3.2 方法二:对业务骨干进行专项培训 / 160
9.3.3 方法三:多方式影响心智 / 161
9.3.4 本节小结 / 161
9.3.5 本节思考题 / 161
9.4 推行业务数智化方法——Method / 161
9.4.1 找专家,整体盘 / 161
9.4.2 树意识,引重视 / 162
9.4.3 拆目标,建团队 / 162
9.4.4 建试点,纠偏错 / 163
9.4.5 设目标,全量推 / 165
9.4.6 本节小结 / 166
9.4.7 本节思考题 / 166
9.5 落地业务数智化产品——Manufacture / 166
9.5.1 落地前的铺垫 / 166
9.5.2 数智监控产品 / 166
9.5.3 数智分析产品 / 169
9.5.4 本节小结 / 175
9.5.5 本节思考题 / 175
本章小结 / 175
第 10 章 O2O 行业的数智化实践 / 176
10.1 业务场景说明 / 177目 录
10.1.1 E 公司的整体情况 / 177
10.1.2 业务场景一:成熟业务提效 / 178
10.1.3 业务场景二:核心指标诊断 / 179
10.1.4 本节小结 / 179
10.1.5 本节思考题 / 179
10.2 抽象业务问题 / 179
10.2.1 本节小结 / 180
10.2.2 本节思考题 / 180
10.3 建设业务数智化思想——Mind / 181
10.3.1 方法一:全员培训 / 181
10.3.2 方法二:业务策略 & 分析专项会 / 181
10.3.3 本节小结 / 181
10.3.4 本节思考题 / 182
10.4 推行业务数智化方法——Method / 182
10.4.1 找专家,整体盘 / 182
10.4.2 树意识,引重视 / 182
10.4.3 拆目标,建团队 / 183
10.4.4 建试点,纠偏错 / 183
10.4.5 设目标,全量推 / 185
10.4.6 本节小结 / 185
10.4.7 本节思考题 / 185
10.5 落地业务数智化产品——Manufacture / 185
10.5.1 数智分析产品 / 186
10.5.2 数智诊断产品 / 191
10.5.3 本节小结 / 195
10.5.4 本节思考题 / 195
本章小结 / 195
第 11 章 生产制造业的数智化实践 / 197
11.1 业务场景说明 / 197
11.1.1 F 公司的整体情况 / 197
11.1.2 业务场景一:针对生产的场景 / 198
11.1.3 业务场景二:针对仓储管理的场景 / 199
11.1.4 本节小结 / 200
11.1.5 本节思考题 / 200
11.2 抽象业务问题 / 200
11.2.1 本节小结 / 201
11.2.2 本节思考题 / 201
11.3 建设业务数智化思想——Mind / 201
11.3.1 首层思想建设 / 202
11.3.2 次层思想建设 / 202
11.3.3 基层思想建设 / 202
11.3.4 本节小结 / 203
11.3.5 本节思考题 / 203
11.4 推行业务数智化方法——Method / 203
11.4.1 找专家,整体盘 / 203
11.4.2 树意识,引重视 / 204
11.4.3 拆目标,建团队 / 204
11.4.4 建试点,纠偏错 / 205
11.4.5 设目标,全量推 / 208
11.4.6 本节小结 / 208
11.4.7 本节思考题 / 208
11.5 落地业务数智化产品——Manufacture / 208
11.5.1 改造前的自检 / 208
11.5.2 数智监控产品 / 209
11.5.3 数智分析产品 / 213
11.5.4 本节小结 / 215
11.5.5 本节思考题 / 215
本章小结 / 215

升华篇 / 216
第 12 章 踩坑血泪史 / 216
12.1 如何认识跨部门合作 / 216
12.1.1 跨部门合作的类型 / 217
12.1.2 跨部门合作的难点 / 217
12.1.3 跨部门合作的沟通流程和沟通技巧 / 218
12.1.4 跨部门合作的方法论 / 220
12.1.5 本节小结 / 221
12.1.6 本节思考题 / 221
12.2 如何设定落地的优先级 / 221
12.2.1 本节小结 / 223
12.2.2 本节思考题 / 223目 录
12.3 如何解决项目被阻塞的问题 / 223
12.3.1 准备工作没做好导致的阻塞 / 223
12.3.2 沟通不畅导致的阻塞 / 224
12.3.3 人员问题导致的阻塞 / 224
12.3.4 技术问题导致的阻塞 / 225
12.3.5 反馈机制差导致的阻塞 / 225
12.3.6 本节小结 / 226
12.3.7 本节思考题 / 226
12.4 如何合理地调整组织架构 / 226
12.4.1 组织架构的类型 / 227
12.4.2 组织架构调整的涉及方 / 227
12.4.3 组织架构调整的实践讨论 / 227
12.4.4 本节小结 / 228
12.4.5 本节思考题 / 228
本章小结 / 228
第 13 章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方法迁移 / 229
13.1 业务数智化适用范围的补充 / 229
13.1.1 本节小结 / 230
13.1.2 本节思考题 / 230
13.2 如何将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顺利应用到新型企业中 / 230
13.2.1 新型企业的业务说明 / 231
13.2.2 新型企业的业务问题 / 232
13.2.3 新型企业的业务问题抽象 / 234
13.2.4 新型企业的业务问题的解法和迁移 / 236
13.2.5 本节小结 / 237
13.2.6 本节思考题 / 237
13.3 如何将 3M 业务数智化体系顺利应用到传统企业中 / 237
13.3.1 传统企业的业务说明 / 238
13.3.2 传统企业的业务问题 / 239
13.3.3 传统企业的业务问题抽象 / 240
13.3.4 传统企业的业务问题的解法和迁移 / 241
13.3.5 本节小结 / 243
13.3.6 本节思考题 / 243
本章小结 / 243
结束语 /244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