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的Python之路:网络运维自动化实战(第2版)》第1版于2020年11月出版发行后大获成功,Python及NetDevOps技术在国内计算机网络圈子里迅速走红,国内与NetDevOps相关的技术文章在网络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行业里也出现了很多要求掌握NetDevOps技术的网络工程师职位,并且需求越来越多,NetDevOps是“下一代网络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已经成为既定且不可逆的事实。
以Python为主的NetDevOps技术知识更迭很快,第2版将在第1版的基础上添加TextFSM详解、Netmiko详解、Nornir详解、NETCONF详解及RESTCONF详解等5章内容,并去掉pyping、pyntc、netdev等一些不再流行或者作者已经公开宣布不再维护的模块内容。
另外,第2版将在思科设备的基础上添加华为设备的内容,由朱嘉盛老师执笔,相信能对主要使用国产设备的国内网络工程师更加有益。
Python零基础网工自学入门,基于Python 3.10/资深网络老兵、知乎专栏“网路行者”联合“网工手艺”全新打造/新增TextFSM、Netmiko、Nornir、NETCONF、RESTCONF内容,可作为教学用书/以思科、华为设备编排,可适配其他国产设备/持续提供增值服务,为网工营造“自学自驱”学习氛围
王印,知乎专栏“网路行者”作家,知乎ID:弈心,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UST)高级网络工程师,14年海外从业经验,CCIE#40245。2009年起在新加坡先后任职于美国电信运营商AT&T、美国数据中心公司Equinix、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新加坡石林IT咨询公司(SFIT)、美国苹果公司、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对大型园区、金融行业的网络设计与运维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朱嘉盛,知乎专栏“网工手艺”作者,201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网络工程师13载,长期扎根网络运维第一线。通信网从2G到5G,互联网从几乎空白建设运维到百万级用户规模,在这些领域均具备丰富的大网络实战经验。工作之余,热爱阅读与写作,善于梳理知识,乐于分享和帮助新手。近年来深耕Python网络自动化领域。在本书第1版发行后,将其中的思科设备实验适配成华为设备实验,并加入大量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同时在相关读者群中坚持答疑和提供支撑服务,引领众多读者成功将技术应用到其他国产设备。
前言
再版前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距离本书最早的电子书出版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电子书和第1版纸质书的发行量远远地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也使我感到有必要更新内容,再版此书,以飨读者。
IT技术日新月异,Python和NetDevOps领域也不例外。第2版基于截稿前最稳定的Python 3.10.6,对基于Python 3.8.6的第1版里的每一章内容都作了修改、更新、补充或删减,去掉了一些已经不再流行或作者已经公开宣布不再维护的模块,如pyping、pyntc、netdev等,在第1版总共6章内容的基础上新加入了TextFSM详解、Netmiko详解、Nornir详解、NETCONF详解及RESTCONF详解5章内容,让第2版的内容及书的厚度相较于第1版完全翻倍。
本书第1版发行后,Python及NetDevOps技术在国内计算机网络圈子里迅速走红,国内与NetDevOps相关的技术文章在网络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鉴于笔者工作环境的限制,第1版所有实验部分的内容是完全基于思科的设备创作的,很多第1版的读者针对本书的内容以华为、H3C等国产设备做了相应的补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读者朱嘉盛老师,在本书第1版发行两年来,笔耕不辍的他在知乎个人专栏里将笔者第1版几乎所有的内容都用华为设备“重写”了一遍,加入了很多他个人的理解和心得,并在读者群里耐心解答新人们的各类提问。有鉴于此,第2版特意邀请了朱嘉盛老师作为联合作者,朱嘉盛老师将在本书实验篇章里加入华为设备的使用说明,第7章TextFSM详解也完全由他执笔。另外,也非常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李秀梅老师对本书出版的热情支持与多方面的协助,和这样能力卓著、认真负责的编辑共事是一个作者的幸运。
人类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虽然国内NetDevOps技术起步较晚,总体落后国外先进国家,但是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本书第1版发行两年来,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深入钻研、乐于分享的国内读者。中国已经逐步从2019年之前的NetDevOps学“荒漠”成长为NetDevOps学“大国”。然而要从一个NetDevOps学“大国”成长为一个NetDevOps学“强国”,尚需国内同仁的勇于探索、广泛交流、求真务实,杜绝急功近利,摒弃浮躁之风。若能如此,我们的目标不但能够实现,且将为期不远。希望本书能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起到抛砖引玉、添砖加瓦的作用,为国内广大年轻的网络工程专业学子和职业人士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系统并富有理念的NetDevOps学读本,不求包罗万象,旨在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这是第1版的宗旨,也是第2版的指南。
王 印
2022年8月23日于沙特阿拉伯
致谢(王印)
首先感谢我的亲人,感谢你们对我学业、事业的支持,一步一步陪伴我走到今天。感谢你们长期以来默默地在生活及其他方面对我的照顾和关怀,让我能够专心完成此书。感谢刚满六岁的儿子弈仁,你的笑容化解了我生活中的一切烦恼。
感谢在新加坡12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同学、朋友、同事们。感谢王渊浩和Lawrence Lee,感谢你们在大学四年同窗及毕业后的生活中给予我方方面面的鼓励和帮助,让独自远离家乡出国留学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感谢Newmedia Express的老板马来西亚人Alan Woo和Shirley Lee,毕业后的半年时间里求职四处碰壁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回忆,感恩你们在我人生的最低谷给了我一个证明自己的工作机会,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感谢Wired-Media公司的新加坡前辈杨绍鹏(Kenneth Yeo),感谢你当年每晚不辞辛劳地绕路驾车送上晚班的我回家,给了我这个刚刚踏入社会、远离家乡在狮城打拼的小职员很多温暖。感谢来自马来西亚的挚友卢忠声,相识十三年来,与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起努力、相互勉励、相持而笑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感谢新加坡同事Darry Tan,感谢你在我任职于苹果公司的那段时间里对我在工作和技术上无私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你毫无保留地同我分享了你备考JNCIE、CCDE的所有笔记和资料,以前辈的身份同我分享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感恩自己能有幸遇到像你这样真正以德服人、充满正能量的导师和贵人。
感谢我在KAUST的领导Gary Corbett、Khalid Mustafa及Kevin Sale,没有你们在工作中及工作外给予我充分的支持、关心和信任,我将无法从一名传统网络工程师转型成为NetDevOps工程师,自然也就没有本书的诞生。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by dedicating this book to Khalid Mustafa,Kevin Sale, Gary Corbett and whoever works with me at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out your selfless and continuous support,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this book won't be born.
最后感谢所有致力于在计算机网络这一行默默传授知识和分享经验的每一个人,你们改变了整个世界!
致谢(朱嘉盛)
感谢互联网时代,如今身处家中即可对接世界;感谢家乡汕头,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探寻对接世界早已成为传统。
感谢各亲友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支持与帮助。感谢我读过的学校,给予我启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感谢霍霞教授早年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与后来到南极科考期间均与我保持联系,打开了我放眼看世界的大门。感谢“继往开来”成员团在各自领域中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相互打气;感谢许超、黄洁菡、陈斯、谢旭楠、陈宇等好友在我写作期间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指导。
感谢我的供职单位(各级),它不仅给了我一个营生手段,也给了我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网络技能的平台。感谢张雄波早年间与我分享网络自动化思想,让我得以启蒙。感谢张振渠在购买本书第1版时,还不忘多买一本送给我阅读,让我钻研入戏。感谢长期与我并肩作战的网络运维同伴们。感谢长期与我有网络业务对接的上下游伙伴们。
感谢王印老师在NetDevOps领域不断引领与布道。他持续支持我创作,并直接帮我引流,帮我推广,还让我从读者变成了联合作者。感谢编辑李秀梅老师,她最早向王印老师建议把我写的内容纳入本书,并在文稿拟写过程中对我做了细致指导。
感谢愿意与我一起自学自驱、同向而行、相互勉励的读者们。他们有何平、林绍岳、丘兆杰、罗晨曦、李波、李习磊、沈卡、冉茂林、岳国宾、谭振波、曹文欣、杨林森、高磊、裴飞、马天宇、何丹、袁丹鹏、袁泽海、罗升华、瞿祖强、孟令沛、梁勇、宫琦、农雨衡、刘旭光、胡谦、刘学坤、李兵、刘金丰、胡元新、谭永明、刘元成、高华伟、胡玉少、杜鹏飞、岳飞宇、刘崇杰、万质鑫、唐志强、杨华……(排名不分先后)。我们身处不同地域,分属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但都围绕着NetDevOps努力实践,以文会友,互为读者,交流切磋,相互鼓励,共同为这一领域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他们同样是本书的联合作者,我仅因幸运,成为代表!
最后,一起感谢我们对接世界的开放心态、分享知识的开源行动!我们在努力缩小国内国外在本领域的差距,并在试图追赶超越的过程中,同时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