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新时代的崛起,每个企业都走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该如何选择?该如何迈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面对多变、不确定、复杂且模糊的市场环境,企业该如何抓住数字时代的创新机会,走上坚定的转型之路?
《数据运营之路:掘金数据化时代(升级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借由笔者亲历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原因,并首次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路径,以真实案例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同第一版的风格一样,本书坚持将数字化转型里晦涩难懂的内容以丰富的图例和生动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一方面深入浅出帮助初入数据行业的数据新人找到快速上手的方法,另一方面入行五年到八年左右的资深人士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丰富的行业案例。不仅如此,由于本书秉承从价值出发的定位以及其实用性,非常适合企业管理者阅读,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数据运营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此外,本版新添加的内容也将帮助企业管理者在数字化转型中少走弯路,提升转型成功概率。
我们希望本书可以成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一本经典读物,成为一本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的“百宝书”。
15年数据行业实战经验总结/数字化转型实用操作手册/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聚焦让数据产生商业价值/搭建数据运营体系/快速解决业务问题/18位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力荐
张明明,现任美菜网决策支持部负责人,数据运营高级总监。
历任贝壳/链家数据运营总监、阿里巴巴商业分析专家、电力大数据公司联合创始人。
十五年跨国消费品公司、创业公司以及市场研究公司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商业数据研究、系统搭建与企业信息整合相关实践经验,对企业整合分析、市场与消费者研究、数据应用市场等有深入的理解。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MBA,在行高分讲师,GIAC全球互联网架构师大会数据商业化分论坛的出品人。
前言
这本书的诞生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技术分享会之后,编辑董英联系我说,可能可以写一本关于数据运营的书。最终,可能变成了现实。
直至今天,我还是一个零售新兵,仅仅从业13年。对比零售业的众多前辈和老师,我自认为是一名零售业小学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只是我一毕业,就从事零售数据运营的工作,前几年在外企,中途经历了一年的创业,后来转战了互联网,去了一些从外界看极其优秀、进入之后才发现其优秀程度仍超过想象的公司,尤其表现在对数据基础和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上,核心代表为阿里和贝壳找房。尤其以阿里最令人惊叹,阿里所拥有的数据,是业内最全也是质量最优的数据,没有之一。对于有志于从事数据工作的人,阿里的数据会带你进入现存最广袤的土地,开启下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
从线下转线上的时候,有一个误区是套用线下逻辑,或者直接套用经典的模型和理论;这个误区也存在于线上转线下,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尝试粗暴地套用线上逻辑,或者在平台上搜搜如何做线下,就开展工作。实际上,没有一套方法论是救世主。在风云诡谲的商业环境中解决问题,需要的绝不是固化的方法论,而是内化的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七寸点”,需要借助数据运营依托的数据化思维。在过往的经历中,我沉淀了一些线下的方法论,也有一些线上的方法论,当每个人来寻求方案的时候,我不会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会倾向于先了解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我有一些方法,但是不一定适用于你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融合倾听的思想,逐渐产生了一些应用于实际商业环境的实践经验,本书主要把这些真实的经验分享给企业主和数据人员,希望可以助力企业数字化的快速稳健转型,少走弯路。数据运营是通过方法论和数据产品为企业提供的高效管理工具,而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分析领域。
感谢我的朋友崔鸥晔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她的一句话,击中了要害,并且激励我把书写完。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以期共勉。
写书是艰辛的,尤其是在不断地从模糊的思路中抽离出最本质内容的过程中,往往陷入思维的苦战,苦于耐心的崩塌和表达的不精确、不顺畅。鸥晔读了我的第一版内容之后,对我说:
“每本书里看到的都是作者的灵魂,别人希望看到的是新的体系,而不是集合所有人想法的体系。你是书的主观发声者,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表述这件事,只有这样才能带有自己的风格。希望你可以写出带着自己灵魂的书,我们可以从书里面看到的,就是你本人。”
基于她的鼓励,我决定以自己的风格完成这本书。
本书的核心在于提供“如何做”的信息,拿到这本书的数据人员,可以通过翻阅书籍快速上手数据运营;企业主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数据可以为企业带来何种价值;人力负责人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当聘请数据人员时,应该聘请有何种能力的人,才更适合公司当下及未来的发展。
这是一本帮助你Know-How的数据实战书籍,希望从事数据行业的小伙伴们都能从中获益。
本书写于2020年疫情中的北京。希望你翻开本书时,疫情已经过去,数字化加速而来。这也正是阅读本书的好时机。
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