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讲解支付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支付业务和支付体系架构的演进过程,并简单阐述支付牌照的诞生背景;接着以微服务的思路讲解支付体系是如何划分微服务系统的,以及划分后每个系统的职责与实现,并详细阐述每个系统的技术难点等;最后介绍跨境支付、支付运营平台,以及支付体系的高可用,主要讲解如何抽象出支付业务系统使用的公共能力,以及如何实现多机房互备,如何实现支付链路压测使支付体系更加稳定等内容。
本书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搭建了一套支付体系,详细介绍了微服务的拆分过程及支付架构的搭建过程,既讲解了支付业务,又根据每一个业务模块拆分出了微服务系统的实现逻辑。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微服务拆分思路,以及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和源码。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构建技术架构理论体系,以及利用技术架构解决业务问题的思维模型。
本书将围绕着整体技术架构演进的同时,介绍这8年支付行业的潮起潮落,共同分析探讨未来的架构设计以及互联网支付发展的方向。 SOA服务化架构设计思路下,支付系统为什么要服务化以及如何考虑并搭建的,在高并发、高吞吐量,突发流量情况的场景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另外在央行监管的大背景下,随着监管的日趋严格,在系统层面上我们该如何规范化系统。尽量用轻松直白的表述带你了解整个支付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做支付时遇到的高并发、大数据量是如何处理的,读者可以在了解支付业务的同时提升技术能力。
苏博亚
支付领域资深技术专家,在支付行业深耕十余年,先后在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美团、有赞科技从事支付业务的开发、设计、架构工作。
获得认证:
PMP(项目管理人士资格认证)
OCP(Oracle数据库认证专家)
写作目的
支付是商业贸易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已经步入移动支付时代,移动支付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到酒店住宿,到超市购物,甚至到异国他乡旅游,只需要带一部手机或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操作。如此便捷的支付能力的实现是无数支付行业从业者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支付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笔者从事支付行业的开发和设计工作近10年,见证了支付行业从无序到有序、从乱象到合规的变迁历史,也经历了支付体系从单体架构到集中式架构再到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过程。笔者参与过老支付机构支付体系的升级与重构,也帮助过新兴支付机构从0到1搭建支付体系。笔者希望通过分享自己在支付行业的经验和思考,抛砖引玉,推动支付行业的研究与发展。同时本书以技术实战为基础,介绍了支付体系在微服务架构下的设计与实现。技术是实现业务的工具,微服务能够受到互联网企业的青睐,有其独特的优势,它究竟有何魅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微服务架构在支付体系中的应用。
本书结构
全书分为3部分,采用总—分的结构。读者既可以按章节顺序阅读,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阅读某个章节。
第1部分(第1章):首先讲解支付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支付业务和支付体系架构的演进过程,并简单阐述支付牌照的诞生背景。另外,这部分还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如何使用微服务的思路拆分支付体系。
第2部分(第2章~第9章):以微服务的思路讲解支付体系是如何划分微服务系统的,以及划分后每个系统的职责与实现,并详细阐述每个系统的技术难点等。支付体系主链路上的微服务系统有支付网关系统、支付核心系统、收银台系统、账务系统、清结算系统、计费系统、渠道路由系统、商户中心系统及核对系统等。第2部分包含8章的内容,每章都介绍了一个微服务系统,详细阐述了每个微服务系统解决的业务问题及技术实现。每个微服务系统都是独立的,读者可以自行选择想要了解的章节进行阅读。
第3部分(第10章~第12章):介绍跨境支付、支付运营平台,以及支付体系的高可用。第3部分以架构师、运维人员等角色的角度讲解如何抽象出支付业务系统使用的公共能力,以及如何实现多机房互备,如何实现支付链路压测使支付体系更加稳定等内容。
配套资源
本书相关配套资源请登录www.broadview.com.cn/43148的资源下载处下载。
勘误
若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可以通过邮件告知笔者(邮箱:18311069668@163.com)。笔者十分感谢并重视您的反馈,会对您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梳理与回复,并在本书后续版本中及时做出勘误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