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纪念版)
  • 推荐0
  • 收藏0
  • 浏览695

把时间当作朋友(纪念版)

李笑来 (作者)  潘昕 (责任编辑)

  • 书  号:978-7-121-27941-6
  • 出版日期:2016-04-21
  • 页  数:400
  • 开  本:16(148*210)
  • 出版状态:上市销售
  • 维护人:刘皎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的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什么是朋友?
—写在本书问世7年之际
文字真的能改变人。这些年我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我自己也在改变。
很多人误以为我是不社交的人。而《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好书—哈!这本书里的一个章节,被不知道是谁的人截取,加了个自以为是、断章取义的标题,叫“放下你的无效社交”。这些年来,这篇文章不知道被多少人转载,隔一段时间,就好像一个新热点一样重新出现—周鸿祎转载过,《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也转载过……那段文字的阅读量累积不少于5 000万次,实际上却一直是误读。我说的是,所有的社交其实都是平等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没有有效的社交。可是我并没有说不要社交啊,我也没说社交是无效的啊……我想,我被误读,基本上不是我自己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人阅读能力有限造成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真的像电脑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有一套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人和人之间很不一样,有些人的处理器更强大一些,有些人的内存更大一些,有些人的硬盘更大一些,有些人的显示器更漂亮一点,有些人的打印机比较高效,有些人配置了网卡所以可以连网,有些人不连网,有些人的带宽很足,有些人的带宽很小,有些人在互联网上,有些人在局域网里……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有它的局限,就算它有优势,也不能彻底消灭Bug。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操作系统是一点一点演进的,Bug是要不断被消灭的。即使旧的Bug被消灭了,新的Bug也总会出现,所以,遇到一个就要想办法处理一个。当然,也有些方法论,就是先不管某些Bug,找个机会一并消灭。还有,就是一些Bug在升级操作系统的时候,因为整个机制变了,所以就自动消失了。这是特别诡异的事情。人类一向认为自己比机器聪明,整个社会也在宣扬“机器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真的比机器落后太多—令人无法置信地落后。
我们今天使用的每台电脑都是完整的,每时每刻拿在手上的手机也一样是完整的。它们都有完整的组件,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内存、硬盘、连网设备……再看看人,很多人的处理器是残疾的,输入/输出设备是不完善的,内存小到没用的地步,硬盘甚至根本就没有—不会记笔记、不会使用图书馆的人,在我眼里就相当于没有硬盘的电脑—至于连网设备,真的很差,甚至不如没有……
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是从不更新的!从不!
大多数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其实是2 000年前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坚信“眼见为实”这个古老的原则,不懂“间接证据”的使用方法和判定方法。例如,几年前韩寒的“代笔门”事件,就充分展现了这个事实。再如,到今天也有很多博士、硕士认为生男生女是女人的问题。还有,很多“操作系统”完全没办法识别“中西医结合”根本就是一个无法“格式化”的概念。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机制。
给大家讲讲我的操作系统是如何主动进化、自主升级的吧—我把它叫做“重生”,我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次重生。我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叫《七年就是一辈子》1,换种说法,就是“7年一次大升级”。想想看,比起Windows不断打补丁,比起Mac OS每年进行一次重大升级,比起Ubuntu 每半年一次稳定升级,人7年才搞一次大升级,是不是很落后呢?
在我看来,人脑的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元件是个叫做“概念”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思考离开概念,几乎寸步难行。很多概念看起来很简单,却可能需要人们花上几千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把握。历史上最惊人的例子是利息的概念。犹太人因为最先搞清楚这个概念,想明白了这个概念所带来的意义,而后恪守它的应用原则,结果—他们被迫害了几千年,他们因此颠沛流离,他们因此差点被赶尽杀绝。
今天,我们从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基础的,我们一生都在使用的概念 —“朋友”说起。
什么是朋友呢?从我自己开始说起,以下所提到的“我们”,其实都是我自己,如果你有共鸣,那就是“我们”。
最初的时候,我们虽然朦胧,但实际上是有所定义的: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这里有个词—感觉。对,友情就是一种感觉,它让我们温暖。我想很多人都跟我是一样的吧。然后,我们慢慢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操作系统有一些基于历史、文化习惯的细微渐进升级。慢慢地,我们对朋友多了一个标准: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这里我使用了一个很中性的描述—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你也知道,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东北老家,这叫“够意思”。小朋友之间开始慢慢学会另一个概念,叫“义气”,然后,不由自主地把这个概念和“朋友”这个概念揉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擅长思考,不知道“够义气”、“够意思”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毒药,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我现在说那是毒药,当时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说那是毒药呢?因为我们不由自主地在一个纯净的概念里加入了公平交换的机制,可问题就在于,对什么是公平,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人就是这样,即便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当不公平发生的时候,却可以瞬间体会。于是,就开始有了背叛,开始有了欺骗,开始有了伤害,开始有了失望和愤世嫉俗。于是,我们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人和人是特别不一样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是相当有限的,从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直至死亡都在一个地方。即便是在大城市,也有这样的人—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博士、北大工作……我真见过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
我呢?我出生在黑龙江省海林县,8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搬到延吉市,小学转学一次,初中转学一次,高中复读一次,然后离开老家,去长春读书,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沈阳,再后来回老家呆了一段时间,又辗转广州而后定居北京。对我来说,被动且长期好像是不存在的。当我回头望过去的时候,虽然从小交下的朋友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是我自己主动保持联系所以才一直有联系的。维系交往是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在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也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朋友”的定义在我这里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我这里,所谓的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情的那些人。
与此同时,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朋友的定义也开始逐渐分化,因为其稀缺性,“老朋友”成了一个特殊的分类—这实际上是时间的稀缺性造成的。人就那么一辈子,小时候的时光就那么几年,一路走过来,再也没有可能重新来过了。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我开始为这个类别增加了一个原则:轻易不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生怕伤到这个稀缺的存在。不是“不”,而是“轻易不”,这其实是一种尊重。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朋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我对在这个阶段能够交到的朋友开始有了新的定义: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其实,那篇被断章取义的文章主旨说的就是这个。我们钦佩和仰慕的人其实很多,但前提是人家愿意跟我们交往。因为我很了解一个事实—交往是耗费时间的。又因为我是个长期主动维护友情的人,所以我很自然地知道,有些时候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是很不好的,不是吗?一方面,在我的朋友眼里,我是个擅长社交的人,我懂得如何维系已有的关系,我懂得主动去与一些我所欣赏的人建立新的联系。但,另一方面,说实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我特别不擅长处理层级关系,而我自己的经历使得我在这方面缺少历练。我没上过班—一天班都没有上过,大学毕业就做销售。后来,我确实在新东方工作过,可是在那里,老师不是行政人员,不需要坐班,完全是“放养”模式。于是,一旦我处理层级关系,就肯定会出差错,在这方面,我做过各种被别人笑到肚子疼的“非常不得体”的事情。
所以,我在做事的时候都尽量去选择那种“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事情—讲课啊,写书啊,做网站啊,都是这种—不会的我就去学,多难都必须自己学会,时间多不够用都要挤出来去学必要技能。许多年来我就是这样的。于是,在那个阶段,我与我的绝大多数朋友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联系。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35岁左右。随后的几年里,我逐渐意识到我有能力去帮助一些人了—其实,在那之前,更多的时候我是自顾不暇的。后来,我干脆成了一些人进步的动力—我想,《把时间当作朋友》陪着很多人度过了“上一辈子”吧。于是,我对朋友的定义再一次更新: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我与我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的。2012年年末,我认识了李路。我觉得他是个很牛的人,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跟他说,前后说了五六个可能性,最终他说,“嗯,这个不错,这个我愿意跟你干。”然后,我又叫来了我在Twitter上认识了两三年的朋友沙昕哲。于是,我们折腾出一个公司,叫KnewOne。同一个时期,在一次Ruby交流会上,我认识了冯晓东,一个1989年出生的“小朋友”。我觉得他很厉害,所以我就跟他讨论很多事情,差不多每一两个月就找他吃个饭、聊个天,期间也得到很多做软件产品的思路,有些时候,我的一些看法会被他批得“狗血喷头”。2014年春天,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搞出一个东西,你来看看呗……”我就去了,一看,喜欢坏了,当场就要求一起玩。然后,他把团队拉出来,我请大伙吃了一顿饭。那顿饭相当于全体团 队成员对我进行“面试”,我回答了很多问题,最终“面试”通过,我们正式合作了。我还有一个好朋友叫龚鸣,现在是国内知名的区块链技术专家。我认识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与众不同,于是我就一直在找机会、创造机会,看能不能一起做点事情,前后也是提过很多方案,可都不太合适,索性就放在那里。我会不时联络他,和他聊新的想法……这样过了两年多,有一天,我又跟他说了一个想法,这次他一听完就说,“嗯,这个可以做,而且必须做……”于是,我们俩就弄了一家公司,叫“彼此保险”。
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我所理解的情商是这样的: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创造共赢局面,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试错,需要耐心。我们这种人是不可能把自己沦落到索取者的地步的,我们知道收获需要投入—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
所以,回头看看我对朋友、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依附→独立→共生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朋友给了我巨大的提醒。他叫霍炬,在网上也很有名。他是个万人迷,真的万人迷—个头不高,长得也不怎么帅,但女生就是很迷他。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是那种能帮助对方成长的人。这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做到。到底有多难呢?这么说吧:你这辈子见过几个感激前男友的女人?
认识霍炬之后,我对友情的定义多了一个层面,我开始觉得每个人的友情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所以,我想有一类人跟我是一样的,我们有属于我们的特殊的交友方式。比如,对我来说,写博客、写公众号文章,其实都是交友方式。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沟通跨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以前我们在身边找到同类的可能性很低,现在却被互联网放大了,放大到必然可以找到同类的地步。有些时候,我们的想法在身边的人看来是疯狂的,但互联网会把我们的思考带到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角落。在那些我们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也许有一些人能够理解我们,能够认同我们,能够与我们共同成长,这是很神奇的事情。
我写博客是10年前的事情了,开微信公众号则是最近的事情。甚至,对“朋友”这个概念的长期主动更新,使我有了另外一些属于自己的相对特殊的方法论。我最近搞了个收费群,群的名字叫“共同成长”,就是这种方法论的应用。在群的介绍里,我是这么写的:“不要以为交了钱进来就会自动得到什么好处。事实上,你交了钱进来,你还要分享,分享你的成长,分享你的经验,分享你的知识。不分享,无成长。”
你看,对于成长的定义,对于分享的定义,这些概念在我脑子里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是我长期主动更新的结果。我的操作系统也就因此不同,我有我的输入方式,我有我的输出方式,我有我的处理机制。最关键的是,我发展出了一种方式,可以让我的操作系统主动升级,并且我努力地想办法提升升级的速度与频率,同时也保证这个操作系统的稳定性。
然后就是方法论。计算网络,最初是中心化的,后来是去中心化的,现在正在向分布式网络发展。2第三种网络显然比第一种网络更为强大。为什么呢?通俗地讲,就是连接更多、更活跃,这样的结果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会出现更多的意外惊喜3。
所以,当我们把一群具备一定特质的人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但我们确实知道一定会发生什么。也正因如此,当一件好事发生的时候,它是惊喜,甚至是“意外的好运”。但在我眼里,这是意料之中的惊喜,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而已。虽然说着有点绕,但这不就是一个方法论吗?所以,我们会按照这种方法论行事;所以,好运总是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有能够自动更新的操作系统。就是这样。
《把时间当作朋友》从2009年问世至今,已过去了7年。作为一本被我称为“被动销售”的书,它的影响力是我始料未及的。电子工业出版社与罗辑思维合作,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推出“7年纪念版”,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本书核心主旨“一切都靠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认可的表现。
期待本书成为大家的朋友,在不断的升级中伴随我们共同走过下一个7年。

李笑来
2015年12月于北京

目录

第0章 困境
1. 问题
2. 慌乱
3. 解决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2. 何谓心智
3. 我的案例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
1. 坚信积累
2. 越早越好
3. 如何开始
4. 躺着赚钱
5. 自由意志
6. 生活目标
7. 注重学识
8. 节省与否
9. 人丑就要多读书
10. 被动支出
11. 认识周期
12. 性格养成
13. 别做“险盲”
附录
第1版推荐序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