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
  • 推荐0
  • 收藏0
  • 浏览218

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

杨晓哲 (作者)  李利健 (责任编辑)

  • 书  号:978-7-121-27922-5
  • 出版日期:2016-01-20
  • 页  数:252
  • 开  本:16(170*240)
  • 出版状态:上市销售
  • 维护人:张慧敏
互联网+教育,以及更广泛的教育与技术结合,正在给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书通过五个维度展开介绍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分别包括时代原点、虚实结合、工具立体、教师智慧和学生创造。通过阅读本书,一线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找到自己的切入口,在常态化的教学中寻求突破;教育管理者和相关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合理地创新机制;家长也能够真切地了解到正在进行的教育与学习转变。
本书为互联网+教育的转变而来,期待与读者一起创造不一样的教与学。
互联网和教育技术深度结合的现实版、工具书;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均适合阅读
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博士,全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秘书,主要从事一线教育信息化工作,运营微信公众平台et123et,研究开发新技术课程,教室信息化培训,互联网学习,学校信息化转型等。
推荐序一
李希贵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事实上,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对互联网教育抱有成见,这不仅是因为年龄,更因为过去几十年来,互联网游戏给许多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伤害,这不仅让我心里惴惴不安,而且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希望让互联网与教育、与课堂、与孩子亲密接触,正所谓因噎废食、谈虎色变。这些让我们瞧不起的坏毛病竟然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新学校论坛上,我的一场《危机的学校与繁荣的教育》报告却让那些熟悉我的朋友颇为诧异,因为他们发现,我在张开双臂,不! 是在用全身心拥抱互联网教育,尤其是 Wi-Fi 下的教育和大数据下的教育,连我自己都异常欣喜。我没有被时代淘汰,更没有与网络教育对垒。我有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继续做教育的可能。
当然,我应该感谢许多人对我的帮助,其中,本书的作者杨晓哲博士便是重要的一位。
我从杨晓哲博士身上真正认识到了网络的力量。因为工作原因,近年来,我不断接触许多网络公司的巨头们。希望与他们探讨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实现的期待,然而,每一次都让我无比失望,面对我们的需求,他们共同的动作是摇头,统一的回答是“NO”,直到遇到杨晓哲,才有了转机。他是一个面对我们的期待不断点头,甚至对我的一些无理要求都敢于说“YES”的人。
这让我兴奋不已,特别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你的无理要求竟然在他手上变为可以实现的现实时,你不得不佩服,更重要的是,你不得不相信网络的力量。于是,你也不得不把网络拉入你的头脑,让它成为参与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客”,甚至,你已经完全被它俘虏,成为你应对挑战的朋友。
像往常的成功人士一样,晓哲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既顶天又立地,凭我的感觉,他是一位在网络领域特别具有教育悟性,而在教育领域又特别拥有技术天赋的难得的学者。我相信,读过这本书后,大家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一直感叹缺少一本写给一线教师的网络教育读本,今天有了晓哲博士的这本著作,也就够了。
开卷大有裨益,我愿意向同行——广大中小学教师推荐这本书。




推荐序二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就在我写这篇序的前一天(2015 年 11 月 1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十二五”以来,教育信息化成绩显著,“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
数据表明,2015 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 85%,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 77%,37.1%的学校已实现全部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至今才三年多,我们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至少说明了三点,第一,说明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都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第二,说明建设的方向正确,“三通两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三,说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了。
可以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整体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进入了以应用促建设,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新阶段。
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中,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山区,以及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握“互联网+”潮流,通过开放共享教育、科技资源,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要推进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尽管各方都非常关注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各地区中小学也在尝试各种运用技术的方式改变教学,然而我们也不得不客观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目前仍然没有带来实质性突破,真正常态化地运用信息化改变教与学的学校还是少数。虽然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MOOC)、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一系列相关项目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触及一线教师教学改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大多数学校还处于徘徊期。一方面,禁止学生们带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又试探性地探索人手一台智能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
“互联网+教育”不是教育体制内能够独立完成的,它是一个多元的教育生态,在整个生态里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突破。从目前来看,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对体制内的基础教育仍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那些互联网巨头一方面期待获得更多的基础教育用户参与,但是又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也不愿意盲目地投入巨资打造大而全的平台服务。这种观望的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没有用户的需求,也就很难产生新的生态体系。
面对着“热闹”但还需不断寻找常态化突破点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综合生态还未成型,在这样一个转型期更需要一线教师、一线学校更多地实践尝试。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创造力,如何结合已有的技术开展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技术进行数字化学习,如何重新思考规划自己的教学设计甚至是课程体系,这些机遇与挑战同时来临,而晓哲这本书就聚焦于此。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老师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找到自己的切入口,并能够收获具体的策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结合与创新。
晓哲告诉我,他这本书是写给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但我看了以后觉得,目前正在努力取得突破的教育信息化企业界的朋友也应该成为本书的读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基础教育体制内的从业人员和教育信息化企业的从业人员提三点建议:一是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转型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巨大作用,推进的力度和积极性还要提高;二是体制机制要不断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各主体的责任应该进一步理清、评估评价机制急需健全,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要日趋完善,广大师生、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和社会企业的创造能力应该进一步激发;三是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教育信息化越是接近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就越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
只有当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方式,每一个支撑单位、每一家企业都在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中找到适合的位置,教育信息化才能够更加常态化,更具长远的意义。期盼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些启发,并在践行中共创未来。
在教育信息化的广阔空间中,愿突破成为常态!

目录

开篇 开启五维突破 .................................................. 1
01 第一维度 时代原点?新时代与教育期待 ............... 13
这是最好和最坏的时代 ........................................... 14
时代转场的分割线 ................................................... 17
教育的目标变了吗 ................................................... 21
时代原点策略单 ....................................................... 26
02 第一维度 时代原点?新技术与教育联想 ............... 33
可穿戴设备 ............................................................... 34
沉浸式设备 ............................................................... 39
三维打印技术 ........................................................... 43
不一样的网络方案 ................................................... 49
万物互联 ................................................................... 51
大数据分析 ............................................................... 53
脑电波技术 ............................................................... 55
记忆改写 ................................................................... 57
机器人 ....................................................................... 60
人工智能 ................................................................... 62
03 第二维度 虚实结合 ................................................. 67
各类虚拟空间搭建 ................................................... 68
二维码背后的连接 ................................................... 75
群里的角色与规则 ................................................... 79
游戏化思想的运用 ................................................... 82
虚实结合魔法单 ....................................................... 91
04 第三维度 工具立体 ................................................. 99
手机,不教也会 ..................................................... 100
碎片化学习的三种常用工具 ................................. 103
那些神乎其神的答题利器 ..................................... 107
用 A PP 玩转结构 .................................................... 110
如果人手一终端 ..................................................... 118
移动设备常态化的喜与忧 ..................................... 122
工具立体策略单 ..................................................... 127
05 第四维度 教师智慧 ............................................... 145
技术在教育里真实 ................................................. 146
数字化教师的七个转变 ......................................... 149
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 ............................................. 154
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适合信息化 ............................. 157
传奇人物可汗 ......................................................... 166
徘徊在 MOOC 之间 ............................................... 172
课程的选择权与重构 ............................................. 180
教师智慧策略单 ..................................................... 191
06 第五维度 学生创造 .............................................. 205
自带设备常态化 ..................................................... 206
泛化的学习共同体 ................................................. 210
拓展创造的边界 ..................................................... 215
学习者寻变 ............................................................. 220
学生创造策略单 ..................................................... 226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