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4大部分共记15章的内容以及3个附录,系统全面地讲解了Word排版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前两章作为入门内容,为读者学习后面的排版技术打下基础。第3~15章从不同的排版应用方面和技术角度详细介绍了Word排版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提供了3个附录,方便读者在使用中查询。
本书已经是Word排版之道的第3个版本,在开始构思本书结构和目录之前,收集并整理了各大网上书店的评论、读者QQ群以及邮件等不同渠道的读者对本书提出的所有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读者需求的平衡点,让Word排版之道第3版可以尽善尽美。
宋翔,微软全球最有价值专家(MVP),微软TechNet中文论坛版主,微软TechNet Webcast讲师,主要致力于微软Windows和Office两大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出版过多部相关书籍,对Office在销售、人力、财务等方面的应用有丰富的经验。
前言
您翻开的这本书已经是《Word排版之道》的第3个版本,非常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本书的读者朋友,正因为有您的无限支持与关注,本书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在开始构思本书之前,我经常会在各大购书网站上浏览读者对本书的评论,本书的整体结构与内容安排正是在充分吸取读者提出的宝贵建议之后完成的。一直以来都希望《Word排版之道》能满足每一位具有不同需求的读者的阅读期望,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具备的Word基础及实际应用需求不同,所以一本书真的很难满足所有读者的要求。但请相信,我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件事!
读者定位
本书系统详细地讲解了Word排版技术,适合有以下需求的各类人士阅读:
希望改善Word文档的排版质量。
希望掌握正规化排版的流程与方法。
希望让排版自动化、智能化,以解放手工作业方式。
经常处理图文表混排的复杂文档。
经常要制作与排版数个同类文档。
经常要编排长达几百页的文档,例如论文、书籍等。
希望掌握样式与模板的使用方法。
希望掌握Word中的各种自动化编号方法,例如标题的单级和多级编号、图片和表格编号、页码编号等。
希望掌握创建目录和索引的方法。
希望掌握高级排版技术,例如域、VBA等。
本书特点
本书与市场上的其他Word同类书籍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性与逻辑性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Word排版技术,根据排版技术与应用环节,本书分为了4个逻辑分。
第1部分对排版的一些基本内容做简要介绍;第2部分讲解复杂排版所基于的底层技术;第3部分详细讲解Word自动化排版的核心技术;
第4部分主要讲解长文档与多文档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这里给出的学习建议是,对于初次使用Word或对Word排版还没有太多经验的读者来说,最好先阅读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为高级排版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有一定Word使用和排版经验的读者来说,可以从第2部分开始看起。当然,如果能从第1部分开始阅读会更好。此外,本书的结构虽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但是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按章节标题进行跳跃式查阅。
“总分”的组织结构
本书的第2章起到了一个框架的作用,第2章给出了Word排版的整体流程,其中的绝大多数部分都只做了简要介绍,流程中每个环节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讲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Word排版有一个连贯、完整、清晰、快速的了解,利于读者系统地掌握排版知识,学习起来不会感觉整本书的内容组织过于松散且各知识点之间毫无关联。
丰富的案例
相对《Word排版之道(第2版)》而言,本书增加了大量的排版案例,便于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版技术。
配套练习
由于有读者在《Word排版之道(第2版)》中提到缺少配套练习题,无法用作教材。因此在本书每章的最后提供了相应的思考与练习题,可以起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也可作为教材中的配套练习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内容安排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安排经过了细致的思考与规划,共分为16章及3个附录,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Word排版入门:介绍排版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正规化排版的优势,还介绍排版基本原则、Word版本兼容性,以及Word排版中不同视图的作用
第2章 排版流程:介绍Word排版的整体流程,其中的绝大多数部分都只做了简要介绍,流程中每个环节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讲解。
第3章 字体:介绍排版底层技术之字体格式的相关内容
第4章 段落:介绍排版底层技术之段落格式的相关内容
第5章 图片:介绍排版底层技术之图片的相关内容
第6章 表格:介绍排版底层技术之表格的相关内容
第7章 文本框、艺术字与形状:介绍排版底层技术之图形对象的相关内容,本章的图形对象包括文本框、艺术字与形状
第8章 使用样式规范化排版:介绍创建与使用样式进行正规化排版的方法
第9章 自动化设置与管理动态内容:介绍使用自动编号与更新功能实现排版自动化的方法
第10章 查找和替换:介绍使用Word提供的查找和替换功能高效完成文本编辑与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11章 域与邮件合并:介绍域与邮件合并等高级排版功能
第12章 使用VBA高效排版:介绍编写VBA代码进行高效排版的方法
第13章 创建目录:介绍在文档中根据不同需要创建目录的方法
第14章 创建索引:介绍在文档中创建索引的方法
第15章 使用模板规范化多个文档:介绍创建、使用与管理模板的方法
第16章 使用主控文档组织多个文档 :介绍使用主控文档排版与管理多文档与长文档的方法
附录A Word快捷键:给出可以在Word中使用的快捷键
附录B 查找和替换中的特殊字符:给出在查找和替换时需要使用的特殊字符
附录C排版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列举在Word排版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使用约定
软件版本
本书所有内容的编写基于写作本书时微软发布的最新版本Word 2013,但书中介绍的排版技术适用于任何Word版本。如果您正在使用Word 2003,那么可能需要花费一点时间适应Word 2013的功能区界面,但这通常应该不是问题。或者也可以对比两个版本之间的界面差异,然后在Word 2003中实现书中介绍的排版操作。在某些排版技术不被Word 2003支持时,会在书中适时地给出相应的提示。
界面命令
本书使用【选项卡名】组名】【命令名】的形式来描述功能区操作方式。
例如,要为文字设置加粗格式,本书将使用下面的表达方式:
单击功能区中的【开始】【字体】【加粗】按钮。
鼠标指令
书中涉及的大多数操作都是使用鼠标完成的,本书使用以下术语来描述鼠标的操作方式。
指向:移动鼠标指针到某个项目上。
按下:按下鼠标左键一次并且不松开。
单击:按下鼠标左键一次并松开。
右击:按下鼠标右键一次并松开。
双击:快速按下鼠标左键两次并松开。
拖动:移动鼠标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键盘指令
在使用键盘上的按键来完成某个操作时,如果只按一个键,将表示为与键盘上该按键名称相同的英文单词,例如“按【Insert】键”;如果需要同时按几个键才能完成一个操作,例如选择文档中的所有内容,将表示为“按【Ctrl+A】组合键”。
更多支持
本书书号待填,读者可以边看书边下载示例文件以便学习和参考,也可以联系作者并索要本书的示例文件。如果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作者联系。
除了与作者交流本书内容以外,在使用Excel或PowerPoint等其他Office组件时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与作者进行交流。
致谢
为了使本书尽快出版,这里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出版团队的编辑朋友们,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别感谢我的编辑张慧敏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以及合作至今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包括本书在内的3个版本的顺利出版,与她的辛苦劳动分不开。还要感谢王静编辑认真细致地编辑,让本书日臻完善。
另外,参与本书资料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的还有徐海凤、谷朝辉、徐国生、杜景珍、徐海伟、周文娟、徐海波、王玲、徐国良、屈娟、徐国强、肖成云、徐国庆、刘淑平等人。
作者
Case Is >= 85
出现了三次,后两处应分别是Case Is >= 75
和Case 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