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节讲到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时,用F(x) 和 f(x) 为例,说明牛顿法和高斯-牛顿法的区别,但是既然f(x)是从n维实数空间到实数空间的映射,那么说明 f(x) 本身就是一个实数,对这个实数求一个 L2 范数然后平方再乘以1/2 得到 F(x), 其实就相当于绝对值乘以0.5,可以说几乎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实际上按照书上的定义转化一下,F(x) = 1/2 * |f(x)|, 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定义一个这样奇怪的函数?还望解答
第三讲中example代码下下来,编译失败,trajectory文件在trajectory.txt没找到
第十三章运行出现错误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139(interrupted by signal 11:SIGEGV)
是config.cpp 中 config_->file_= cv::FileStorage(filename.c_str(),cv::FileStorage::READ). 之后没有打开这个文件 改为:config_->file.open(filename.c_str(),cv::FileStorage::READ)
对于第四讲的源码 cmake文件中这句甚为不解:target_link_libraries(usesophus Sophus::Sophus)。模板sophus要链接么?没有这个会提示“se3.hpp”不存在
想问下高博在271页最下面的这个式子是怎么从倒数第二步推到最后一步的?
6.2节讲到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时,用F(x) 和 f(x) 为例,说明牛顿法和高斯-牛顿法的区别,但是既然f(x)是从n维实数空间到实数空间的映射,那么说明 f(x) 本身就是一个实数,对这个实数求一个 L2 范数然后平方再乘以1/2 得到 F(x), 其实就相当于绝对值乘以0.5,可以说几乎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实际上按照书上的定义转化一下,F(x) = 1/2 * |f(x)|, 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定义一个这样奇怪的函数?还望解答
第三讲中example代码下下来,编译失败,trajectory文件在trajectory.txt没找到
第十三章运行出现错误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139(interrupted by signal 11:SIGEGV)
对于第四讲的源码 cmake文件中这句甚为不解:target_link_libraries(usesophus Sophus::Sophus)。模板sophus要链接么?没有这个会提示“se3.hpp”不存在
想问下高博在271页最下面的这个式子是怎么从倒数第二步推到最后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