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小侠提及的三个问题;非常感谢你的反馈,并且回复至你的邮箱,具体回复如下:1.P84页Sobel检验这里表述有误,以及更详细的说明如下图:2.P84页处:性别为分类数据,因而应该使用6.2.3节中提到的第二种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图6-9)。性别为分类数据虚拟变量处理后,直接变为0和1,直接与标准化处理后的自变量相乘即得到交互项。3.请参考P163页的图14-11,即勾选“R方变化”项即可得到delta F 值。
关于wang525923306的问题,非常感谢反馈。共涉及4个表格编号有对应出错,分别是P51页“表5-2”,P56页“表5-8”,P59页“表5-10”和P60页“5-11”,正确编号分别如下:
有几个问题请教作者:1、P84 对Sobel校验的举例看不懂,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2、P84 表6-10 对性别的标准化过程和交互项的产生过程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3、表6-9和表6-10中的delta F 值是如何计算的,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如方便请回邮件starar@126.com
书的内容 中第55页 表5-2中的题项号和题项内容与描述的不符啊
打错了 是第51页的 表5-2中的题项号和题项内容与描述的不符啊
错误确实有点多,第一篇开场就发现错误了,不过初版一般都会出现各种笔误,重要内容不错就行了。另外想说,此书最好是有点SPSS基础或者统计基础的人看,如果想凭此书学会SPSS,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专门介绍SPSS的工具书。
关于飞小侠提及的三个问题;非常感谢你的反馈,并且回复至你的邮箱,具体回复如下:
1.P84页Sobel检验这里表述有误,以及更详细的说明如下图:
2.P84页处:性别为分类数据,因而应该使用6.2.3节中提到的第二种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图6-9)。性别为分类数据虚拟变量处理后,直接变为0和1,直接与标准化处理后的自变量相乘即得到交互项。
3.请参考P163页的图14-11,即勾选“R方变化”项即可得到delta F 值。
关于wang525923306的问题,非常感谢反馈。共涉及4个表格编号有对应出错,分别是P51页“表5-2”,P56页“表5-8”,P59页“表5-10”和P60页“5-11”,正确编号分别如下:




有几个问题请教作者:
1、P84 对Sobel校验的举例看不懂,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
2、P84 表6-10 对性别的标准化过程和交互项的产生过程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
3、表6-9和表6-10中的delta F 值是如何计算的,可否做详细一点的说明?
如方便请回邮件starar@126.com
书的内容 中第55页 表5-2中的题项号和题项内容与描述的不符啊
错误确实有点多,第一篇开场就发现错误了,不过初版一般都会出现各种笔误,重要内容不错就行了。另外想说,此书最好是有点SPSS基础或者统计基础的人看,如果想凭此书学会SPSS,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专门介绍SPSS的工具书。